/ 時光旅人・林鴻文

羅伯特・C・摩根

前往展覽



林鴻文作品於有「禪宗」思想-薩滿主義繪畫、雕塑和裝置,揭示一位藝術家的烈度,既精且準,神秘而與眾不同,無分媒材,恆有無形且隱晦的連結,將作品巧妙融合,其雕塑和繪畫自帶生命力及能量,古代中國人稱之為「炁」,而這股「炁」存在於「自然」和「人為」的形式中。林鴻文作品揭示了一種隱藏的結構,組成部分之間流動著潛在電流,無論它們是二維還是三維、圖形或是抽象,都不如它們揭示內部能量的能力來的重要。


回溯新石器時代,今日我們稱為「藝術」的作品,曾經是薩滿教祭司或賢哲們觀察並感覺到生活各方面無所不在的精神萬物靈「炁」,包含植物、岩石、樹木、魚群、種子、水果、動物及人類,而薩滿教祭司在古代台灣儀式中的作用,是揭示自然界、宇宙以及生物體內「炁」的跡象。八世紀以後,禪宗和道家僧侶採納、提煉及融合以上一些思想,他們在冥想時,透過「開悟」,追求「空」和「無」的境界,而今,我們可以在南台灣發現有大師在實踐這種藝術形式,使這種意識歷史得以延續,此藝術家即—林鴻文,他透過「不在於在」的方式,使藝術帶有能量的象徵—「炁」,以及成為所有知識的來源。


二〇〇九年四月,我拜訪林鴻文先生位在南台灣古城—台南郊區的工作室,發現他的雕塑作品,許多佇立於地面,而部分懸吊頭頂電線上;有些由焊接不鏽鋼組成,有些是釘或綁在一起的竹條。有時,他用插在石頭裡的鋼軸,暗示鍛鋼是大自然的延伸,同時是起源,而石頭的形狀,提升鋼軸的視覺效果,鋼軸亦在石頭上產生微妙有機變化。出身在美國,同時為藝術家和評論家的我,深受林鴻文先生和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兼雕塑家—巴尼特・紐曼(Barnet Newman)之間的對照吸引。依稀記得幾年前,見過紐曼六〇年代三件名為「Here Ⅰ」、「Here Ⅱ」及「Here Ⅲ」的鋼雕作品,其鋼軸,不論鍛鋼或不鏽鋼,都佇立於鋼座上,每件垂直上昇物件,化身周遭環境的指標,彷彿是一支記號筆、當下的精神性存在、亦或象徵此時此刻,而當我在林鴻文的台南工作室,看見他的鋼雕作品時,這些精彩時刻在腦海中排列開來。


兩位雕塑家不能獨自看待,紐曼先生是正統猶太人,而林鴻文來自佛教背景,儘管如此,兩位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卻有某種理念不謀而合—佇立的鋼軸從地面升至天空、從地球碰天堂、從肥沃的土地到超然的乙太。當然,每個藝術家的形式之間,都有表達上的細微差別和差異,對於林鴻文來說,鋼的頂部是彎或扭曲,便是細微的調製方式,正如他在台灣「明宗書法藝術館」前的大型鋼雕作品所展現,無論如何,這些元素賦予林鴻文先生的雕塑作品豎立的特徵,好比一位書法家思索如何運用毛筆溫柔的力量,在字裡行間洋灑出「炁」,我開始了解鴻文的雕塑方法和他身為畫家時的繪畫作品,其空間定位是一致的,且紐曼也是如此。


因紐曼以更一致的方式使用垂直的「拉鍊」,而林鴻文在手勢、標記和色彩上,表現出更多差異,顯見每位藝術家都有複雜的精神觀念,灌輸於各種作品中,如紐曼的「拉鍊」既可看作是猶太歷史上神聖光芒的標誌,也可視為以嚴格的形式,對畫布做內部重申;而在鴻文的作品中,鋼軸在符號或結構上的意圖不是那麼直接,反倒更像非理性地突然受到啟發,即禪宗所稱「開悟」,鴻文傳達特定理念或故事的手法,是沒有固定公式可循的;相反,他喜歡快速、直觀地表達,像是透過彎曲、扭曲或鋼材切割,強調作品的結構,如此一來,能使雕塑品質與他人有所鑑別。反思鴻文的作品時,我體悟到基本結構來自筆刷,同時也是書法來源,其中的線以「始終相同但始終不同」的方式彎曲、扭曲和切入空間,在這方面,鴻文正將畫筆的普遍定律應用於鋼和竹的雕塑中,而在此次展覽,可以欣賞到許多這樣的東西,且每種帶有其特殊性,即「始終相同,但始終不同」。


在我為林鴻文高度原創性作品(至少從西方觀點來看)的評論告一段落前,希望能針對他在曼哈頓「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大廳的繪畫和裝置給點意見。首先,他的畫作具有與雕塑作品相似的一致性和結構,我直覺與畫筆、色彩和空間有關,特別提五幅畫作:三幅畫布單幅作、一幅雙聯畫及一幅三聯畫—一幅沉浸在淺粉紅色的稀薄顏料中,而表層底下可見點點水珠,正中央一橢圓形書法,極難辨認;第二幅表面在不均勻背景上充滿手勢標記,將畫面粗分為三部分,書法形狀類似無法辨認的動植物,筆跡大部分是開放的,沒有閉合;第三幅畫整體是灰階的,既不是暖色調亦不是冷色調,灰色也是半透明的滴幾滴在畫布中央一個開放的船形結構上;第四幅是一件重大雙聯作品,其中左面板是斑駁且劃傷的木炭表面,而右面板是深色底的半透明土紅色,頂部邊緣也用深藍色的筆觸標記和刮擦;第五幅則是較小的三聯畫,其左面板是亮橙色、中面板是深酞菁綠、右面板是灰色,每個面板都有不明的標記或形狀,橙色面板的頂部具有不規則的米色形狀,其他面板的中心標記較少。


最後,我認為鴻文許多作品由類似於風箏的漂浮形狀組成,並沒有使裝置本身顯而易見,意思是,形狀只是形狀,從這個意義上說,鴻文的裝置接近自然,他的「浮雲」飄浮在頭頂,但它們也可以作為地球的象徵,無論畫家追求重力還是空氣中的亮度,通常都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元素,在這種情況下,他計劃將一個較大的鋼雕放置在浮動元素下方,從而暗示空氣和重力之間的視覺和概念張力。而南台灣展示的另一項最新作品中,他在一個由劈竹構成的細長結構內放了一個視頻屏幕,露出大眼睛,在這樣的作品中,林鴻文的雕塑不僅是某件事物的象徵,更是他自己穿越時空的真實存在證明,以及「在必要時吸氣和用力、在必要時呼氣和放鬆」的能力,就像人類在地球上進行的所有旅行,知道何時和如何使力,以及如何和何時放鬆,便能跟上天地間能量的韻律,否則意義罕至,我相信,這是藝術家—林鴻文想傳達的重要信息。




策展人介紹

羅伯特.C.摩根(Robert C. Morgan)是一位作家、評論家,策展人、藝術家和藝術史學家,他同時擁有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美術碩士和紐約大學的博士學位。他住在紐約市,在視覺藝術學院和普拉特學院任教。他居住於紐約市並且任教於普瑞特藝術學院。摩根博士是一位經常講課和旅行的人,他是許多書籍和專刊的作者,包括將《藝術轉化為觀念:關於概念藝術的論文集》(劍橋大學出版社,1996),《藝術世界的終結》(1998)和《瓦薩里 紐約:喬治·巴西勒》(2004)。 他撰寫了包括曾梵志,葉永青,崔國泰,谷文達和張建君在內的中國藝術家的目錄,並且是《亞洲藝術新聞》的紐約區編輯。摩根博士已在全世界的博物館、美術館和文化空間策劃了70多次的展覽,其中包括1989年在紐約舉辦的華裔藝術家-劉虹第一屆展覽。他自己的藝術作品則由紐約的比約恩·雷斯勒畫廊(Bjorn Ressle Gallery)作為代表。 2019年,羅伯特.C.摩根博士獲頒馬奎斯世界名人錄終身成就獎。摩根博士,一位富有才華的領導者,發表了他多年來在當代藝術專業領域的經驗,他因在工作室藝術,藝術評論、藝術史和策展實踐方面的學術和教育成就而享譽國際。

與曾獲獎過的馬奎斯世界名人錄的得獎者相同,提名者的履歷都是選取至當前資料作為參考值。審核過程中會考慮其提名者諸如職務,顯著成就,知名度,領導才能和整體知名度等因素。

在他的各項成就中,摩根博士具有西方和亞洲藝術的歷史和美學知識。摩根博士的演講廣泛,撰寫了數百篇重要論文(翻譯成二十種語言),出版了專著和書籍,並策劃了許多展覽。 他曾為”美國藝術”,”藝術”,”藝術新聞”,”藝術出版社(巴黎)”,雕塑雜誌,布魯克林鐵路和過敏症撰寫過評論。 他的目錄論文是由高加索畫廊,佩斯畫廊,Sperone Westwater畫廊,Van Doren Waxter畫廊,White Cube畫廊(倫敦),Kukje畫廊(漢城),Malingue畫廊(香港)和Ink Studio工作室(北京)委託和出版。

自2010年以來,他一直是《亞洲藝術新聞》和《世界雕塑新聞》的紐約編輯,這兩家雜誌均在香港出版。 許多人認為他寫的《藝術世界的終結》(Allworth,1998年)是一本經典的書,它預言了藝術中批判性判斷的喪失及其作為市場營銷和投資現象的未來方向。他編輯的選集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2002年)和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後期寫作(紐約: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03年)證明了摩根Robert C. Morgan博士在分析現代和當代藝術領域的主要概念藝術家和傳奇評論家的作品時具有非同尋常的多樣性。

此外,他還撰寫了書籍並編輯了選集,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他被授予在西班牙薩拉曼卡舉行的國際藝術評論界首個ARCALE獎,並於同年在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上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陪審團委員。

2002年,在謝恩·庫倫(Shane Cullen)慶祝與北愛爾蘭接受“協議”的展覽之際,他應邀在英國下議院作主旨演講。Morgan博士於2003年被任命為羅徹斯特理工學院藝術史榮譽教授,並於2005年成為大韓民國富布賴特高級學者。2011年,他被選入薩爾茨堡的歐洲科學院。並在2016年由聖母大學的Hesburgh圖書館購買了《摩根概念藝術收藏》。

自1990年代後期以來,他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西方以外的藝術領域,書籍以波斯語,韓語和中文翻譯和出版。他繼續與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合作,他經常在這些藝術家上演講和寫作。他兩次被邀請參加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演講和評審大型展覽。除了學術上的追求外,他還繼續從事藝術家創作(自1970年起)。過去幾年曾舉辦過多次展覽,隨後在墨西哥城的Proyectos Monclova(2017)展出了對他的繪畫和概念作品的主要調查,並出版了詳細的目錄以關注他的藝術生涯。

© Hong-wen Lin

Untitled, 3x3x110cm, Copper, 2002 © Hong-Wen Lin

Untitled, 116x23x17cm, Copper, 2001 © Hong-Wen Lin

© Hong-wen Lin scuplture outside of ming zong calligraphy museum

© Hong-wen Lin scuplture outside of ming zong calligraphy Museum

Untitled, 61x26x21cm, Copper fossil, 2003 © Hong-Wen Lin

© Hong-We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