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彥

Photo by Morita Kenji, Courtesy of the Mori Art Museum

Photographed by Matthew Teo for ArtReview Asia Spring 2017

1976年出生於新加坡。

通過戲劇性的樂譜和光效來呈現大量的歷史參照是何子彥(1976年生於新加坡)創作錄像和裝置作品的主要手法。各不相同的錄像作品向人們揭示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歷史的同時,也在指出我們自身並未察覺的未知。何的作品脈絡參考一系列文學、藝術史和音樂的文獻,一種被擴大強化的模糊、戲劇性和不安的感受充斥於其中。何藉由身心兩方面來調動觀眾多種感知,並促使其思考那些我們已知的和更為重要的未知。

何的錄像作品的核心是觀察歷史,具體而言是編織事實和謬論,對比那些人們信以為真的事件來揭露和闡明道聽途說的種種。游移於真偽的邊緣,何的作品涉及調研為導向的紀實和無中生有的空想。例如,作品《無名》(2014)講述的是萊特的故事,其在1939至1947年間曾擔任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名字萊特則是他50多個別名中的一個。他的真實姓名甚至是背景和最終的逝世從未得到證實,但有證據顯示萊特是由他的中國母親在越南生下他,其先是成為了法國和英國的雙面間諜,通過扮演破壞敵方行動的告密者, 萊特成為了馬來西亞共產黨的掌權人。之後,為了躲避日本的處決,萊特又宣誓效忠成為了日本的情報人員。何通過編排現存的香港電影片段來向觀眾重述這一傳奇故事,用虛構來闡述未知,將掩藏在神聖歷史背後的人物復活於熒屏之上。

另一個有關歷史調研和報告的近期項目是多媒體作品《東南亞批判性辭典之一:鬼影寫手》,這一作品是何在其駐留亞洲藝術文獻庫期間萌生並創作的。從什麼構成了東南亞這個區域概念的問題出發,何創作了一本由變幻多端形形色色的人物、思想和風格組成的敘事「辭典」。其中一個詞條是根茨·Z·漢拉恩(G for Gene Z. Hanrahan),其被認定編寫了一系列涉及廣泛多樣的思想意識形態的叢書,從《馬來亞共產主義的鬥爭》到《瘋狂年代:歐內斯特·海明威和50篇偉大的東方故事》。該作品以裝置的形式呈現,包含一部網絡詞典、16本漢拉恩編寫的書籍以及何創作的一部有關作家的影片《名字》,試圖邀請觀眾和讀者思考有關著作權、真實性和權威的議題。

擴展至神話傳說的領域,何聚焦自然和外來物來重新審視馬來亞前殖民時期的歷史。在作品《兩隻或三隻老虎》(2015)中,鏡頭慢慢聚焦使先前模糊的虎和人物的形象清晰浮現。由一個錄像和20幅自畫像組成的作品《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2003)則漸漸向人們展現更多的關於對遙遠過往的空想式追求的圖像。其中,錄像描述了一位十四世紀的人物聖·尼拉·烏他馬(Sang Nila Utama),傳言是他發現了現在的島嶼國家新加坡。何在錄像中表達了烏他馬和其他眾多歷史上的地區領袖的真實性存疑的關係來增加敘事的合理性,並通過同一人扮演各國的探索家包括克里斯多弗·哥倫布、達·伽馬、鄭和和新加坡的英國統治者萊佛士爵士。觀眾在何的影響作品中可以看到各類新加坡殖民時期和前殖民時期的種種過往,這些難辨真偽的過往揉雜了神話、幻想和事實。

在跨越多世紀的歷史回顧之上,何運用藝術史和音樂結構的創作手法來思考世界,並試圖基於歷史向人們闡釋當下。以作品《無知之雲》(2011)為例,這一史詩般的作品曾由何代表新加坡在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受哲學家于貝爾·達彌施(Hubert Damisch)的著作《雲的理論》中關於美學和象徵主義的理論啟發,這一錄像主要探索無邊無形讓人難以捉摸的雲。穿梭遊走於幻想的當代人物和他們所處的環境中使得這件作品怪誕奇異又蠱惑人心。錄像中融合了8組片段,每一個片段中的主人公都是雲的化身。何用擬人的手法,具象化西方歐洲藝術大師如卡拉瓦喬、弗朗西斯柯·德·蘇巴朗、安東尼奧·科雷吉歐、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安德烈亞·曼特尼亞、雷尼·馬格利特等如何將這一轉瞬即變的元素可視化的表達過程。

伴隨何繁複的視覺敘事的是其不間斷的音樂運用。配樂常常融合多種不同曲風,從朋克、金屬到古典,和敘事的聲音關聯的程度也隨着內容而變化。在作品《此地》(2009)中,在電影式的敘事中音樂被用作一種聽覺刺激物。故事好像發生在一場難測的災難之後,大量的人體雜亂地堆積着,周圍則是一堆堆凌亂的電線電纜、木質托盤、紙板箱、死魚和熒光燈管。何直接借鑒卡拉瓦喬的作品《聖托馬斯的疑惑》(1601–02)和其明暗對照法的創作技巧,藉由配樂完成了此件作品,同時也是對當下新興的視覺元素的沉思。不同的是,作品《古爾德》(2009-2013)則是參考了著名音樂大師鋼琴家格倫·古爾德,描述一位晃動着腦袋的男人以極快的速度彈奏鋼琴,最終揭示男子的行為是受到一戴白色手套的手指示。參考木偶的控制,每一步錄像作品營造的夢魘被音樂的運用在個人和機構的層面得到增強。

因其特有的創作手法,何的作品或許可以被描述為是「無數微粒的雲集,有着不斷變化的形狀」,賦予詮釋方法以新的層次和發現。充分參考各類歷史和藝術史的文獻資料,何的作品是一種多重的複合物,是參與、讀物也是體驗。何基於細緻謹慎的試驗性研究進行創作,使其作品更像是來自一位真正的學者,或是一位嫻熟的敘述能手。然而根據其自己的描述,「發掘文獻資料絕非我創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一直在試圖以一個或許對這些資料一無所知但極具想像力的旁觀者來進行創作。」這一自評讓我們意識到,何的藝術實踐並非關於那些我們已知的事物,而是在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向未知的大門。

何子彥曾在世界多地舉辦個展,包括漢堡藝術協會(2018)、上海明當代美術館(2018)、橫濱表演藝術論壇(2018)、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2017)、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2015)、東京森美術館(2012)、悉尼藝術空間(2011)等 。此外,何曾代表新加坡參加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其群展包括第14屆沙迦雙年展(2019)、第12屆光州雙年展(2018)、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18)、達卡藝術峰會(2018)、柏林世界文化宮(2017)、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2016)、布里斯班現代美術館(2016)、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2015)、廣州時代美術館(2013)和鹿特丹維特·德維茨當代藝術中心(2012)等。其還曾多次參加國際電影節,包括美國帕克城舉行的2012年聖丹斯電影節、和2009年第41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何還曾完成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藝術家項目(2015-2016)和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的藝術家駐留項目(2012-2015)。

|簡歷|
1976年生於新加坡,現生活並工作於新加坡。
2003 - 2007 藝術研究碩士,東南亞研究文學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
1998 - 2001 創意媒體學士(院長嘉許名單),創作藝術學院,墨爾本大學,維多利亞藝 術學院

|公共委任項目|
2009 未擇之路,美國古根漢美術館「透過藝術學習」計劃委約,巴西班讓地鐵站,新加坡
2006 新加坡獅城,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永久陳列

|主要駐留計劃 |
2019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
2014 - 2015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柏林,德國
2013 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
2012 Südpol,琉森,瑞士
2009 劇藝工作坊,新加坡

|獎項與提名|
2015 「畢達哥拉斯」藝術大奖,亞太釀酒基金會特出藝術獎,新加坡
2014 「駐留計劃」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柏林,德國
2013 「無知之雲」國際獨立電影節獎,巴黎,法國
「駐留計劃」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
2010 「全國傑出青年獎」 國家青年協會,新加坡
「青年藝術家獎」國家藝術協會,新加坡
2008 「日本工商會新加坡基金會藝術獎」新加坡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第四屆國際獨立短片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巴黎,法國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第五屆維也納獨立短片電影特別提名,維也納
「新加坡獅城」穆斯獎銀獎,紐約,美國
2006 「視覺藝術開發獎」新加坡藝術中心,新加坡
「4 x 4 - 新加坡藝術集」三藩灣衛報精選影片
2003 研究獎學金,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2002 「傑出學術成就獎」墨爾本大學,澳洲
2001 「全國大獎,諾基亞藝術獎」世界之眼繪畫大賽,新加坡
「一等獎」抽象類別,第20屇大華銀行年度繪畫比賽,新加坡
1999 「一等獎」雅克德里達展覽會獎,澳洲,墨爾本
1995 人類學獎學金,公共服務委員,新加坡

|精選個展|
2019
「G for Gong」Edith-Russ-Haus for Media Art,歐登堡,德國 ‟東南亞批判性辭典之八:小斜方截半立方體”,馬凌畫廊,香港
2018
「東南亞批判性辭典之三:名字」Kunstverein in Hamburg,漢堡,德國
「神秘萊特」國際夏季藝術節,坎普格哈爾,德國
「一件或幾件作品」上海明當代美術馆(McaM),上海,中國
「一隻或幾隻老虎」TPAM,橫濱
2017
「無人 II」邁可洋森畫廊,柏林,德國
「東南亞批判性辭典之鬼影寫手」亞洲藝術文獻庫圖書館,香港
「此地」; 「無知之雲」達拉斯當代中心和The Crow亞洲藝術收藏,美國
2015
「無知之雲」,古根漢美術館,畢爾包,西班牙
「此地」艾蒂羅絲媒體藝術中心,奧登堡,德國
「名字」daad畫廊,柏林,德國
「名字」聖三方影像空間,多倫多,加拿大
2014
「此地」就在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13
「畢達哥拉斯」邁克爾詹森畫廊,吉爾曼軍營藝術區,新加坡
2012
「MAM 項目 #16」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2011
「無知之雲」新加坡館,第54屇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意大利
「此地」藝術空間,悉尼,澳洲
2010
「同名個展」南澳大利亞當代藝術中心,澳洲
2007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藝術空間,悉尼,澳洲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南澳大利亞當代藝術中心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3,14畫廊,卑爾根,奧斯陸,挪威
2006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中國
2005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Sparwasser HQ畫廊,柏林,德國
「4 x 4 – 新加坡藝術集」國家廣播藝術中心,新加坡
2003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電力站,新加坡

|精選聯展|
2020
「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台灣高雄。
2019
「時間之外的記錄者們」釜山當代美術館,釜山,韓國
「RAM HIGHLIGHT 2019:哨声响起前」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中國
「2019愛知三年展:馴服熱情」名古屋和豐田市,日本
「異地人」愛沙尼亞當代美術館,塔林,愛沙尼亞
「銜尾蛇」立方計劃空間,台北,台灣;卡西諾當代藝術館,盧森堡
「Home Works 8」Ashkal Alwan,貝魯特,黎巴嫩
「千手觀音」紅磚美術館,北京,中國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Animalesque」於默奧現代藝術館,於默奧,瑞典
「百物曲」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
「離開回音室」第14屆沙迦雙年展,沙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時間開始了:烏鎮當代藝術展2019」烏鎮,中國
2018
第四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深圳,中國
「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錄像藝術」時代藝術中心,柏林,德國
「儀禮·兆與易」紅磚美術館,北京,中國
「給亞洲的七個提問」關渡美術館關渡雙年展,台北,台灣
「喧嘩」昊美術館,上海,中國
「文明:現在生活方式」首爾國家現當代藝術博物館,首爾,韓國
「意想邊界」第12屆光州雙年展,光州,韓國
「晝夜璀璨藝術節 2018」五光十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
「軸承點 - 達卡藝術峰會2018」達卡,孟加拉國
荷蘭節,國際表演藝術,阿姆斯特丹,荷蘭
「一隻或幾隻老虎」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 2018,布魯塞爾,比利時
「奥纳西斯快轉藝術節 5」奧納西斯文化中心,雅典,希臘
2017
「不曾察覺」新加坡國立美術館
「無名之人」El Usman Faroqhi 這邊和那邊:迷失中尋找平衡– 哈倫•法斯基回顧, SAVVY 當代藝術館,柏林
「鬼怪與幽靈——歷史的影子」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新加坡
「一隻或幾隻老虎」晝夜狂歡,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放映項目”,馬凌畫廊,香港
「太陽雨: 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森美術館及國家藝術中心,日本
「兩三隻老虎」世界文化之家,柏林,德國
「何時人會碰上他人? 什麼是重要? 什麼是不?」貝爾格萊德文化中心,貝爾格萊德,塞 爾維亞
「兩三隻老虎」世界文化之家,柏林,德國
「測不准原理」韓國國家當代藝術博物館,首爾,韓國
「亞洲想象」白南准藝術中心,首爾,韓國影像雙年展,梅赫倫,比利時
「藝術中的狂熱鬼魂」艾蒂羅絲媒體藝術中心,奧登堡,德國
「Kino der Kunst電影藝術節」電視與電影大學,慕尼黑,德國
2016
「田野會議:思考實踐」古根漢美術館,紐約,美國
「熟悉的陌生人的冰冷世界」卡蒂斯特藝術基金會,KHOJ畫廊,新德里,印度
「巴塞爾藝術展的意象無限」巴塞爾,瑞士
「時間脫離」沙迦基金會藝術空間,沙迦
「時幀」寫實藝術電影庫. Spazio Murat,巴里
「放映室」臨時畫廊,科隆,德國 羅弗敦國際藝術節,挪威
「從萬隆到柏林 - 若所有月亮成一線」SAVVY 當代藝術館,柏林
「__的風俗習慣與我們如此 ....」巴黎卡蒂斯特藝術基金會,巴黎
「他人的時間」昆士蘭藝術博物館與現代藝術博物館,布里斯本,昆士蘭
「熟悉的陌生人的冰冷世界」卡蒂斯特藝術基金會,三藩市,美國
2015
第6屆莫斯科雙件展,俄羅斯「5星」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
「第三屆烏拉爾當代藝術工業雙年展」葉卡捷琳堡,俄羅斯
「無法承擔的奢侈」Para/Site 藝術空間,香港
「他人的時間」國立國際美術館,大陂
「擦肩而過」OCAT 當代藝術中心上海館,上海,中國
「事實與虛構故事」災難圖像與未來投影,連巴赫市立美術館,慕尼黑,德國
「量度你的居所 : 新加坡如無所定居」IFA藝廊 ,柏林,德國
「他人的時間」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日本
「兩峽相遇」波蘭華沙當代美術館,華沙,波蘭
「致門閉之聲」柏林藝術學院,柏林
2014
第2屆科欽-穆吉裏斯雙年展,科欽,印度
第10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上海,中國
「2014亞洲啤酒基金會藝術獎最終入圍者群展」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 釜山當代藝術館,南韓
「圖畫亞洲」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中國
「Anthropos」聖德拉姆泰戈爾畫廊,紐約,美國
「逃脫的媒介」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 EWA國際媒體藝術展,首爾,韓國
「未發掘之地」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
「現實扭曲地」媒體/藝術廚房,東京寫真美術館,日本
「視野與聲音:新加坡」紐約猶太博物館,紐約
2013
第5屆奧克蘭三年展,新西蘭
「人造自然」EXIT 國際藝術節,克雷依特藝術之家,法國
「無國:南亞與東南亞當代藝術」古根漢美術館,紐約,美國
「亞洲繼續前行」ZKM藝術與媒體中心,卡爾斯魯厄,德國
「自治區」時代美術館,廣州,中國
數位藝術節.13,世界文化之家,柏林,德國
2012
「世間萬物:體驗和超越」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把世界帶給世界」藝術都市,多倫多,加拿大
「過剩的作家」Witte de With當代藝術中心,鹿特丹,荷蘭
「痕跡」吉娒湯普森藝術中心,曼谷,泰國
「軍械庫電影節」軍械庫展覽會,紐約,美國
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新前線,聖丹斯電影節,猶他州,美國
2011
柏林新媒體藝術節.11,世界文化之家,柏林,德國
The Grip,卡蒂斯特藝術基金會,巴黎,法國
2010
媒體風景 – 東區,韓國文化中心,倫敦,英國
利物浦雙年展,媒體風景 – 東區,英國
影像藝術雙年展,特拉維夫,以色列
「靈魂不出售」泰特現代美術博物館,倫敦,英國
「intercool 3.0」多特蒙德 U 現代藝術博物館,多特蒙德,德國
2009
瑣羅亞斯德項目,第6屇亞太區三年展,澳洲
「H the Happy Robot」第6屇亞太區三年展,澳洲
橫濱影像藝術節,日本
堂島川雙年展,大阪,日本
「製造新絲綢之路」曼谷大學藝術中心,泰國
新加坡藝術展,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
「一些房間」奧沙畫廊,香港,中國
2008
「咖啡,香煙和泰式炒河粉-東南亞當代藝術」誠品畫廊,台灣
可當代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動感循環」影像節,首爾,南韓
「MU 臨時店」MU藝術空間,愛因荷芬,荷蘭
「藝術與企業」瑞信展覽,杜拜,紐約,柏林,莫斯科,日內瓦,米蘭,馬德里,倫敦
「常在但不是與你常在 - 藝術在無感世界」仲夏夜空藝術節,新加坡
2007
「柔軟的力量」震旦博物館,上海,中國
「亞歐調解」波茲南國家畫廊,波蘭
2006
文化狂歡節,HQ Sparswasser 藝術中心,柏林
「非主流:音樂影片混音帶」芳草地藝術中心,三藩市,美國
「ARGOS」布魯塞爾,比利時
「信念」2006年新加坡雙年展,新加坡
「亞洲前行」Alternative Space Loop 非營利藝廊,首爾及東京 Wonder Site,日本 島—紐西蘭、新加坡與台灣當代藝術,新加坡當代藝術中心, 亞當美術館,新西蘭
「格爾尼卡項目」ARCO - 城市空間,馬德里,西班牙
2005
第三届福崗亞洲藝術三年展,日本
「無時間給予空間」Para/Site 藝術中心,香港
「動感循環」影像節,首爾,南韓
「Pathiharn電子 [超自然]」多媒體藝術節,清邁大學藝術博物館,清邁,泰國
2004
「圖像走私」第26届聖保羅雙年展,巴西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新加坡館,威尼斯,意大利
「繪畫過程:重視繪畫」Earl Lu Gallery,Singapore
「藝術躍溫層:新亞洲浪潮」卡爾斯魯厄多媒體藝術中心,卡爾斯魯厄,德國
「影像殺死繪畫之星」當代藝術中心,格拉斯哥,蘇格蘭
「劇場的一生」特倫托,意大利

|精選放映|
2013
何子彥回顧放映, 第55届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節
「無知之雲」 第42届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2012
「無知之雲」 辛丹斯電影節, 猶他, 美國
2011
「無知之雲」 第64届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2010
「此地」官方評選,第34届 香港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39届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3届 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33届 哥特堡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15届 安卡拉電影節
2009
「此地」官方評選,第66届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24届 馬德普拉塔影展
「此地」官方評選,第6届 香港亞洲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11届馬尼拉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33届 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16届 歐登堡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26届 華沙國際電影節
「此地」官方評選,第14届 釜山國際影展
「此地」官方評選,第44届 卡羅維瓦利影展
「此地」導演雙週,第62届 坎城影展,法國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官方評選,第55屆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節,德國
「倒影」第2届柏林亞洲電影節,德國
2008
「倒影」國際比賽,第2届 鱷魚國際短片電影節,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倒影」國際比賽第11届 紀錄片國際電影節,墨西哥
「倒影」埃武拉國際短片電影節,葡萄牙
「倒影」第19届 盧比安納國際電影節,斯洛維尼亞
「倒影」第9届 全州國際電影節,韓國
「倒影」國際比賽,第54届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德國
「幸運7號」第27届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加拿大
「幸運7號」第37届 鹿特丹影展,荷蘭
「幸運7號」亞洲比賽,第21届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新加坡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第38届西雅圖國際電影節,美國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中美電影節,巴黎,法國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工作室比賽,第30届克勒蒙費朗國際電影節,法國
2007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貝克旭梅國際電影節,龐畢度中心,巴黎,法國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國際比賽,第26届 烏普薩拉 國際短片電影節,瑞典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國際比賽,第15届維拉杜康德國際電影節,葡萄牙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官方評選,第5届亞洲國際電影節,南韓
2005
「波希米亞狂想曲計劃」國際比賽,第53届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德國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MOV 電子影片節,馬尼拉,菲律賓
2004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第11届 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國際比賽,第3届曼谷國際電影節 ,泰國

|精選演出|
2018
「神秘莱特」亞洲焦點,國家當代藝術博物館,首爾,韓國
「神秘莱特」夏季藝術節,坎波納格劇院,漢堡,德國
「一隻或幾隻老虎」荷蘭藝術節,阿姆斯特丹,荷蘭
「一隻或幾隻老虎」布魯塞爾藝術節,布魯塞爾,比利時
「一隻或幾隻老虎」Fast Forward Festival,奧納西斯文化中心,雅典,希臘
「一隻或幾隻老虎」國際表演藝術會議,橫濱市,日本
2017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Spielart藝術節,慕尼黑,德國
2016
「卍虎」Festival Theaterformen,不倫瑞克,德國
2015
「卍虎」亞洲藝術中心,亞洲文化園區,光州,韓國
2014
「卍虎」維也納藝術節,維也納,奧地利
「卍虎」Esplanade Theatre Studio,新加坡
2012
「傷心老虎之歌」Esplanade Theatre Studio,新加坡
2010
「看不見的房間(帶天文台)」世界戲劇節,漢堡,德國
2008
「李爾王」布魯塞爾藝術節,布魯塞爾,比利時
「李爾王」新加坡藝術節,新加坡
2006
「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布魯塞爾藝術節,布魯塞爾,比利時

|公共與私人收藏|
釜山當代美術館,釜山,韓國
胡德藝術博物館,漢諾威,新罕布什爾州,美國
紅磚美術館,北京,中國
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
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國家當代藝術博物館,首爾,韓國
古根漢美術館,紐約,美國

相關展覽

宮津大輔: 25 年錄像收藏展 -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


2020.05.22-2021.01.03

Bohemian Rhapsody Project 波西米亞狂想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