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將鎌田治朗的作品視覺化。首先浮現出的,是反射出他本人的鏡像攝影:一張自拍照,或是從他作品光滑的表面上,不經意反射出他自己的樣子。不管是哪一種。他都在畫面中拿著相機或手機對著我們。
我先想到他的人,而不是他的珠寶,可能是因為他在SNS放的大頭照他用鏡子自拍來達到相同效果,讓我印象深刻;也因為他經常將自己反映在作品裡,這可以在一些拍攝他珠寶的照片中看到,同時這也作為一種視覺的暗示,因為他持續在使用反射效果創作。
2005年Sunny系列中的太陽眼鏡,是鎌田首次利用鏡片的特性創作。他說:「這件作品的起源,是因為太陽眼鏡的特性讓我很感興趣,它跟珠寶反射、強化光線的本質完全相反。」1和反射效果一樣,鏡片自此成為他作品中延續使用的素材。
「反射」在2006年的珠寶裝置《Extrovert》成為很重要的創作元素:五個長方形的籠子自天花板垂下,每個籠內都懸掛一個鋁製球體,光滑的表面同時反射 出籠子的方格和整個展示環境;而在《Momentopia》(2008) 中,原先作為底片或數位感光元件的老相機鏡頭,在這裡只單純作為反射物件。還有許多其他與反射有關的例子,例如鏡片的使用,然而這些拍攝作品的美麗照片,已經完美表達了一切。
構成鎌田作品藝術風格的,不僅是反射手法的使用,值得一提的還有他對於風景印象的精湛詮釋。我曾經有幸參加他2014年在東京K-STUDIO舉辦的個人展演《Bl》,並從他的座談中體悟到了這點2。Jiro談到他藝術實踐的背景,並分享他的創作靈感經常源自於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所見到的各種風景。
這場座談讓我十分驚喜,我因而立刻理解到鎌田的珠寶創作是如何完整呈現出那些令他難以忘懷的事物,他的作品引發強烈的感官經驗,就好像他將自己見 過的風景展開在我的面前。座談中他也介紹了《Arboresque》(2010-13) 系列作:他在相機鏡頭的背面使用鮮豔的色彩,結合銀製的框和曲線型的架構做成胸針。Jiro說,一趟墨西哥的旅行成為這系列作品的創作動機,接著他展示了一些在當地拍的照片。看了照片之後作品與我更有共鳴了,甚至比照片讓我更 有感覺,我彷彿想像得到一個充滿鮮艷色彩的熱鬧城市,炙熱的陽光照在路人身上。驚艷的感覺直到今天,我都還像是初次體驗Jiro的經歷所帶給我的深刻感受以及畫面。
這種經驗不是《Arboresque》系列作所獨有的,在鎌田治朗的網站上,也有其他作品與風景照放在一起。在分析比較時我想起在2014年在另一場座談上也有過類似感受,那場座談是他首次在日本發表《Bl》(2013/2014) 系列作的那一天《Bl》同樣也是以畫面為創作靈感的作品,Jiro使用了雙色鏡,當光線通過時,這種鏡片能使特定顏色的光通過,並反射出補色。Jiro從散景現象得到靈感3,並使用特殊鏡片搭配圓形切口,將散景效果實踐於實體物件上,使珠寶也能產 生散焦朦朧的光線效果。
2015年,鎌田使用相同的素材創作《Palette》。這次他結合幾何形狀的白色人造石片4和小片的長條雙色鏡,讓鏡片直立於石片上,如此一來,也等同是站立在穿戴飾品的人身上,並且光線能從上方照亮表面。《Bl》使用鏡片的特性重現他回憶中的光線,《Palette》則藉由相同的特性,並結合鏡片自身的光線效果。
起初,處理素材的粗糙手法使我感到困惑,但很快地我就察覺到Jiro背後的用意,並對作品充滿喜愛。別出心裁的設計使部分光線能停駐或穿越胸針,交錯顯現的對比色在人造石、穿戴的人身、鏡片表面上,不斷變化出不同的裝飾效果。最低限度的人工干預、對於物件的極高敏銳度,展現Jiro的決斷與果敢,誠如一名「金飾工藝師」所具備的特質,而這也是Jiro傾向給予自己的職稱5。「金飾工藝師」必須專精於珠寶製作,珠寶與穿戴者共同生活,必須能讓穿戴者與之產生情感和回憶的連結。工藝師可以說是幕後的操作者,他必須徹底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是非常特別的。透過這樣的自覺,他才能直視核心本質,這需要兼具謙虛和膽識。
儘管鎌田視自己為金飾工藝師,直到2018《Shell》的珠母出現之前,他極少使用高級昂貴的珠寶。他在這件作品使用了更接近典型工藝師所使用的素材,同時保留一直以來的創作手法,使用鏡片於飾品表面製造反射效果。
同年,他繼續使用這些色彩繽紛的鏡片,創作出《Mother》系列胸針他以片狀珠母為底,做出馬賽克鏡片表面。創作的一開始,他將媒材名的象徵性和 YouTube影片連結在一起,影片內容是50個女孩/女人用一個字描述自己的母親6。接著他使用特別的呈現方式,幫助他表達創作理念,胸針被擺放在專屬的壓克力片上,每一個壓克力片都刻有一個取自YouTube影片的單字,刻字呈鏡像最後反射在胸針的背後。
我第一次看到作品時,瞬間就有了一個聯想—胸針是母親,壓克力片則是女兒。然而我丈夫卻有完全不同、似乎更合理的詮釋,讓我有點灰心。Jiro的創作靈感來自一群女人描述自己的母親,那麼她們不就是作品的主旨嗎?我為了追尋自己的解讀而多方猜測,但其實答案很簡單。我本身十分景仰自己的母親,這影響了我觀看作品時解讀母女關係的方式。因此我在想,《Mother》中母親和女兒的位置,也許是可以互換的,端看影片中的角色以及觀眾本身的心境。這件作品展現出鎌田使用「反射」的全新方式以及他如何藉此講述一個故事。
回顧田的創作生涯,他其實一直都很擅長利用獨有的方式來描繪故事。他不是語言大師,但他將自己的專業展現在珠寶創作中,尤其是對於素材運用的掌握。 在創作過程裡,那些令人屏息的美景、光影的精彩互動人際關係,都成為他專注凝視的事物。
本文開頭提到的鎌田鏡像照片,不僅有「反射」意涵,更代表著他觀察世界的方式。他所觀察到的,終將以珠寶的形式回歸予世界,每一件他的作品,都在我們眼前述說不同的故事。我們戴上這些飾品,成為世界的一份子,接續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為了讓這樣美好的循環持續下去,我希望他眼裡映照的世界,能如同這個世界有幸擁有他這樣的珠寶設計師一般,永遠美好。
註解
1. 根據2019年1月27日與藝術家的Email內容。
2. 展覽日期為2014年9月27日至10月18日,座談是在開展第一天於展覽場地 舉辦的。
3. 根據註解2中的座談內容。
4. 為DuPont生產人造石的品牌。
5. 鎌田治朗訪談 Klimt02 Gallery https://klimt02.net/videos/ klimt02-conversation-jiro-kamata-klimt02tv
6. 根據2019年1月7日與藝術家的Email內容。參考影片:Mother | Women | One Word | Cu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3J-LvI_mWc *以上連結最近一次有效登入日期為2019年1月25日。
Ghost, 2016-17 © Jiro Kamata
Shell, 2018 © Jiro Kamata
Mother,2018 © Jiro Kamata
Extrovert, 2006 © Jiro Kamata
Momentopia, 2008-10 © Jiro Kamata
Arboresque, 2010-13 © Jiro Kamata
BI ,2013-15 © Jiro Kamata
Palette, 2015 © Jiro Kamata
Mother,2018 © Jiro Kamata
Mother,2018 © Jiro Kamata
Ghost, 2016-17 © Jiro Kamata
Shell, 2018 © Jiro Kamata
Mother,2018 © Jiro Kamata
Extrovert, 2006 © Jiro Kamata
Momentopia, 2008-10 © Jiro Kamata
Arboresque, 2010-13 © Jiro Kamata
BI ,2013-15 © Jiro Kamata
Palette, 2015 © Jiro Kamata
Mother,2018 © Jiro Kamata
Mother,2018 © Jiro Kam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