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論壇

如果我們對想像的世界感到好奇,應該先對眼前的真實世界發出疑問。如俄國評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所說,被習慣吞噬的日常等於沒有生命。藝術的目的不是讓人認得某種事物,而是讓我們對事物產生感覺。森田恭通深層的美學視野,透過鏡頭捕捉靜謐暗色底下起伏不定的心潮,這些空間之影所觸動的人間景觀,探索著存在的奇妙。

閱讀更多

/ 雕刻空間之影

邵雅曼
展覽 專文

如果我們對想像的世界感到好奇,應該先對眼前的真實世界發出疑問。如俄國評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所說,被習慣吞噬的日常等於沒有生命。藝術的目的不是讓人認得某種事物,而是讓我們對事物產生感覺。森田恭通深層的美學視野,透過鏡頭捕捉靜謐暗色底下起伏不定的心潮,這些空間之影所觸動的人間景觀,探索著存在的奇妙。

閱讀更多

感官的世界,展開於吾人眼前的宇宙。在哲學家柏格森的眼中,感官迸發出裸身的人體與宇宙碰撞時的種種細微感覺,這些層疊交織的色聲香味觸感,色身紛呈,五感萌發,猶如變易不居的幻象,生於空無,又反過來塑造出吾人眼前的大千宇宙,妙有世界,光影婆娑。感官打開了感覺的各種領域,除了色聲香味觸之外,又有行走、安坐、運動、熟眠、側躺、拉扯、重壓、輕托或擁抱的身體姿態,展開了無盡綿延的空間。如果對於塔可夫斯基或小津安二郎這般的電影詩人來說,影像創作無異於時間之光的動態雕刻,那麼,身為建築設計師的森田恭通,他的攝影,則深深寄情於空間之影的體感雕塑。

閱讀更多

/ 感官世界

龔卓軍
展覽 專文

感官的世界,展開於吾人眼前的宇宙。在哲學家柏格森的眼中,感官迸發出裸身的人體與宇宙碰撞時的種種細微感覺,這些層疊交織的色聲香味觸感,色身紛呈,五感萌發,猶如變易不居的幻象,生於空無,又反過來塑造出吾人眼前的大千宇宙,妙有世界,光影婆娑。感官打開了感覺的各種領域,除了色聲香味觸之外,又有行走、安坐、運動、熟眠、側躺、拉扯、重壓、輕托或擁抱的身體姿態,展開了無盡綿延的空間。如果對於塔可夫斯基或小津安二郎這般的電影詩人來說,影像創作無異於時間之光的動態雕刻,那麼,身為建築設計師的森田恭通,他的攝影,則深深寄情於空間之影的體感雕塑。

閱讀更多

閱讀邵永添的繪畫,如同閱讀了他的整個人生,一切的源頭來自於「信仰的力量」,多層次的生命歷程,從農民、工人、經商,農工商都走過一輪,遭逢一連串的失敗,卻又有不輕易放棄的堅持,使得「信仰」成為邵永添生命實踐的動力,亦使得邵永添透過繪畫來追求自身信仰的虔誠,因此,其繪畫成為一種對於神靈與自身儀式性的虔敬。

閱讀更多

/ 信仰透過繪畫實踐的虔誠向度

羅禾淋
展覽 專文

閱讀邵永添的繪畫,如同閱讀了他的整個人生,一切的源頭來自於「信仰的力量」,多層次的生命歷程,從農民、工人、經商,農工商都走過一輪,遭逢一連串的失敗,卻又有不輕易放棄的堅持,使得「信仰」成為邵永添生命實踐的動力,亦使得邵永添透過繪畫來追求自身信仰的虔誠,因此,其繪畫成為一種對於神靈與自身儀式性的虔敬。

閱讀更多

邵永添(1967-)出生於高雄阿蓮,1985年鳳山商工畢業後,日薪150元任模具工學徒。1987年台灣解嚴隔年,出版第一本著作《細漢吔時陣》,反映當時「出外人」面對大廈林立的現代都市,懷抱夢想離鄉卻不忘台灣五零年代勤勉拓墾的本真。兒時多年負重農耕,加上命運多舛的瀕死經歷,「生亦何歡,死又何懼」成為年少的座右銘。在一次家人病危卻被晾在醫院內外的衝擊,立下誓言成功的決心。在邵先生的畫中,爆發性的噴濺、不經調合的純色,皆反映其頑強、率直的個性。

閱讀更多

/ 以藝術作為一種生命實踐

邵雅曼
展覽 專文

邵永添(1967-)出生於高雄阿蓮,1985年鳳山商工畢業後,日薪150元任模具工學徒。1987年台灣解嚴隔年,出版第一本著作《細漢吔時陣》,反映當時「出外人」面對大廈林立的現代都市,懷抱夢想離鄉卻不忘台灣五零年代勤勉拓墾的本真。兒時多年負重農耕,加上命運多舛的瀕死經歷,「生亦何歡,死又何懼」成為年少的座右銘。在一次家人病危卻被晾在醫院內外的衝擊,立下誓言成功的決心。在邵先生的畫中,爆發性的噴濺、不經調合的純色,皆反映其頑強、率直的個性。

閱讀更多

「藝術,當今知識終點的表達,意識到自身的限制。它的存在,在於自我確認,在於不斷地利用外界持續提議、陳述、驗證;同時,藝術始終就是不間斷地內部自我運作。」
— 傑圖利奧・阿維亞尼

閱讀更多

/ 傑圖利奧・阿維亞尼:非凡如常

狄歐拉.法拉吉卡・阿維亞尼
展覽 專文

「藝術,當今知識終點的表達,意識到自身的限制。它的存在,在於自我確認,在於不斷地利用外界持續提議、陳述、驗證;同時,藝術始終就是不間斷地內部自我運作。」
— 傑圖利奧・阿維亞尼

閱讀更多

《感應未來:傑圖利奧・阿維亞尼》(Responsive Vision: Getulio Alviani)呈現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一生創作中最具標誌性的作品,他為二十世紀下半葉義大利在創新藝術領域的突破做出了貢獻,展覽時間跨度約二十年,主要集中在1960至1980年間,值此時期,義大利憑藉著強勁的經濟成長和富有遠見的創造力,在各個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創新,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從工業設計到時裝,從建築到電影,從科技到藝術。

閱讀更多

《感應未來:傑圖利奧・阿維亞尼》(Responsive Vision: Getulio Alviani)呈現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一生創作中最具標誌性的作品,他為二十世紀下半葉義大利在創新藝術領域的突破做出了貢獻,展覽時間跨度約二十年,主要集中在1960至1980年間,值此時期,義大利憑藉著強勁的經濟成長和富有遠見的創造力,在各個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創新,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從工業設計到時裝,從建築到電影,從科技到藝術。

閱讀更多

本次展覽由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發起-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1939-2018)特展,同時也是這位藝術巨擘在臺灣及東亞地區首次展出。這場展覽別具歷史意義,匯集他的許多代表作;每件展出作品都經過精挑細選,旨在呈現阿維亞尼的手法,重新界定藝術創作和觀者的接受角度,並重塑兩者的關係。這些創作主要源自二十世紀下半葉,當時阿維亞尼正主導許多藝術運動,包含藝術史家所稱的「動力機械藝術」(Kinetic Art)、「程式藝術」(Programmed Art)、「歐普藝術」(OP Art)。本人僅在此特別感謝阿維亞尼的牽手-迪奧拉.弗拉利卡(Diora Fraglica)女士,協助維護阿維亞尼身後的這些重要資產,弗拉利卡女士目前也擔任傑圖利奧.阿維亞尼美術館(Centro Studi e Ricerche Getulio Alviani)的執行長,致力保存及推廣其先夫留給後世的創作。

閱讀更多

/ 傑圖利奧.阿維亞尼:尋覓響應之視野

哲羅姆・努泰
展覽 專文

本次展覽由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發起-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1939-2018)特展,同時也是這位藝術巨擘在臺灣及東亞地區首次展出。這場展覽別具歷史意義,匯集他的許多代表作;每件展出作品都經過精挑細選,旨在呈現阿維亞尼的手法,重新界定藝術創作和觀者的接受角度,並重塑兩者的關係。這些創作主要源自二十世紀下半葉,當時阿維亞尼正主導許多藝術運動,包含藝術史家所稱的「動力機械藝術」(Kinetic Art)、「程式藝術」(Programmed Art)、「歐普藝術」(OP Art)。本人僅在此特別感謝阿維亞尼的牽手-迪奧拉.弗拉利卡(Diora Fraglica)女士,協助維護阿維亞尼身後的這些重要資產,弗拉利卡女士目前也擔任傑圖利奧.阿維亞尼美術館(Centro Studi e Ricerche Getulio Alviani)的執行長,致力保存及推廣其先夫留給後世的創作。

閱讀更多

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 1939 – 2018)是崛起於二次大戰後的博才藝術家 (polymath / artist),在繪畫、雕塑、結構造型和服裝設計等領域,留下不朽的作品;並在建築、 文化空間和都市規劃有前瞻的理論著述。

閱讀更多

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 1939 – 2018)是崛起於二次大戰後的博才藝術家 (polymath / artist),在繪畫、雕塑、結構造型和服裝設計等領域,留下不朽的作品;並在建築、 文化空間和都市規劃有前瞻的理論著述。

閱讀更多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何采柔展區《顫抖的風景》、《在水中數數》、《Momentum》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顫抖的風景、在水中數數、Momentum

何采柔 Joyce Ho
展覽 Leave a message 留言 作品論述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何采柔展區《顫抖的風景》、《在水中數數》、《Momentum》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邵永添展區《四季》、《情義》、《年代》、《餘韻》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四季、情義、年代、餘韻

邵永添 Shao Yung-Tien (S.Y.T.)
展覽 Leave a message 留言 作品論述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邵永添展區《四季》、《情義》、《年代》、《餘韻》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吳念真展區《即興口白》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即興口白

吳念真 Wu Nien-Jen
展覽 Leave a message 留言 作品論述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吳念真展區《即興口白》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周書毅展區《無用的留言》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無用的留言

周書毅 Chou Shu-Yi展覽 Leave a message 留言 作品論述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周書毅展區《無用的留言》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劉芳一展區《錄音是我未知的記憶》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 錄音是我未知的記憶

劉芳一 Fangyi Liu
展覽 Leave a message 留言 作品論述

—— 本篇文章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中,藝術家劉芳一展區《錄音是我未知的記憶》的延伸閱讀 ——

閱讀更多

「在你的父母記住你以前,你的臉是什麼樣子呢?」

閱讀更多

/ 肖像畫的故事

尚・克勞德・沃特斯
展覽 影音專文

「在你的父母記住你以前,你的臉是什麼樣子呢?」

閱讀更多

在整個藝術史典範中,學術象徵分析的黃金標準是荷蘭藝術家揚.范.艾克(Jan van Eyck) 1434年創作的《阿諾菲尼的肖像》(The Arnolfini Portrait) 在 《藝術史101》中,它說不定是在討論繪畫時,作者最常寫到的一幅作品,它讓所有年齡層的學生思考散落在房間周圍物體的...

閱讀更多

/ 凸面和脈絡:藝術史裡的鏡頭、鏡子和珍珠母

李文.希格斯
應用藝術 專文

在整個藝術史典範中,學術象徵分析的黃金標準是荷蘭藝術家揚.范.艾克(Jan van Eyck) 1434年創作的《阿諾菲尼的肖像》(The Arnolfini Portrait) 在 《藝術史101》中,它說不定是在討論繪畫時,作者最常寫到的一幅作品,它讓所有年齡層的學生思考散落在房間周圍物體的...

閱讀更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古老的諺語

閱讀更多

/ 三個世界

奧托.昆澤里
應用藝術 專文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古老的諺語

閱讀更多

鎌田治朗的作品展現珠寶難得一見的樂觀主義,我不確定這是他有意或無意的安排。它喚起我們內在回視數十年的過往,像變戲法一般,華麗地與未來呼應。聽起來好像有點矛盾,實則不然。若觀察我們身處的當下,無論在設計、高端時尚、當代美學、先進數位等層面,各種元素皆以獨特的方式,將千禧時代的形貌及內涵重新轉譯於物...

閱讀更多

/ 屬於未來的珠寶

凱利.利格茲
應用藝術 專文

鎌田治朗的作品展現珠寶難得一見的樂觀主義,我不確定這是他有意或無意的安排。它喚起我們內在回視數十年的過往,像變戲法一般,華麗地與未來呼應。聽起來好像有點矛盾,實則不然。若觀察我們身處的當下,無論在設計、高端時尚、當代美學、先進數位等層面,各種元素皆以獨特的方式,將千禧時代的形貌及內涵重新轉譯於物...

閱讀更多

進入《Apollo Magazine》「40 Under 40 Asia」「思想家」之列的台北當代聯合總監 岳鴻飛Robin Peckham與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邵雅曼Yaman Shao合作主持台北當代藝術解密交流活動,涵括《藝術解密》暨《預演未來》藝術講座。

閱讀更多

/ 藝術解密—預演未來

岳鴻飛、邵雅曼
專題研討 講座

進入《Apollo Magazine》「40 Under 40 Asia」「思想家」之列的台北當代聯合總監 岳鴻飛Robin Peckham與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邵雅曼Yaman Shao合作主持台北當代藝術解密交流活動,涵括《藝術解密》暨《預演未來》藝術講座。

閱讀更多

他工作會邊聽音樂,我若從外面回來,在巷口就能聽到音樂聲....

閱讀更多

/ 專訪阿曼女士—紐約時報

Corice Arman
展覽 影音專文

他工作會邊聽音樂,我若從外面回來,在巷口就能聽到音樂聲....

閱讀更多

本文為1997年由Dominik Rimbault執導關於阿曼之人物紀錄片。
這部綜合性影片探討了阿曼的職業生涯,揭示他在旺斯(法國南部)和紐約的工作室時期,許多作品的發展狀態。

閱讀更多

/ 阿曼:一位雕塑家的肖像

Dominik Rimbault
展覽 影音專文

本文為1997年由Dominik Rimbault執導關於阿曼之人物紀錄片。
這部綜合性影片探討了阿曼的職業生涯,揭示他在旺斯(法國南部)和紐約的工作室時期,許多作品的發展狀態。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由《尚・克勞德・沃特斯:留白之光》共同策展人哲羅姆・努泰(Jérôme Neutres)撰寫。
沃特斯過去大部分的展覽都集中在他獨特的標誌性攝影風格上。本次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的展覽則更有企圖心,開啟了沃特斯的攝影與繪畫之間的一場對話。

閱讀更多

/ 留白之光

哲羅姆・努泰
展覽 專文

本篇文章由《尚・克勞德・沃特斯:留白之光》共同策展人哲羅姆・努泰(Jérôme Neutres)撰寫。
沃特斯過去大部分的展覽都集中在他獨特的標誌性攝影風格上。本次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的展覽則更有企圖心,開啟了沃特斯的攝影與繪畫之間的一場對話。

閱讀更多

❝ 畫作就是它自己的傾訴者,既非抽象、亦非具象。 ❞
—尚・克勞德・沃特斯

閱讀更多

/ 作品數字的故事

尚・克勞德・沃特斯
展覽 專文

❝ 畫作就是它自己的傾訴者,既非抽象、亦非具象。 ❞
—尚・克勞德・沃特斯

閱讀更多

「在寂靜中,運用攝影如一位畫家,行事思考如一位舞者,飄浮如雲,流動如水,生命教會我舞蹈,於是我跟隨生命的流動。」

閱讀更多

/ 繪畫的故事

尚・克勞德・沃特斯
展覽 影音專文

「在寂靜中,運用攝影如一位畫家,行事思考如一位舞者,飄浮如雲,流動如水,生命教會我舞蹈,於是我跟隨生命的流動。」

閱讀更多

此篇文章由《阿曼:思考物件》共同策展人哲羅姆・努泰(Jérôme Neutres)撰寫。
透過「新寫實主義 (Nouveau réalisme) 運動」傳奇藝術家指標性作品,展現二十世紀,阿曼獨特藝術語言的建構過程。

閱讀更多

/ 思考物件

哲羅姆・努泰
展覽 專文

此篇文章由《阿曼:思考物件》共同策展人哲羅姆・努泰(Jérôme Neutres)撰寫。
透過「新寫實主義 (Nouveau réalisme) 運動」傳奇藝術家指標性作品,展現二十世紀,阿曼獨特藝術語言的建構過程。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夜晚的光明》《 有光的地方 II 》The Silver Lining Of Midnight… / 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Darkness II

劉若英 René Liu、陳建騏 George Chen、邵雅曼 Yaman Shao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地板內早餐》《Come into My Drain》Breakfast At Dibannei / Come into My Drain

林以樂 YILE LIN、瑪莎 Mayday Masa、羅智信 Luo Jr-Shin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光電獸# 34 - 無所事事》An Electronic Monster #34 - Nothing’s Empty

宇宙人 Cosmos People、大聲光電 Loudly Lighting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音花》Euterpe

李宸安 Chen-An Lee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隱形的紀念》The hidden memories

五月天阿信 Mayday Ashin、明和電機 Maywa Denki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很難很難》Hard, Hard

魏如萱 waa wei、鳳小岳 Rhydian Vaughan、豪華朗機⼯ LuxuryLogico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鹿》Deer

告五人 Accusefive、吳仲倫 Chung Lun Wu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我夢見了小叮噹》XiaoDingDang in My Dreams

茄⼦蛋 EggPlantEgg、王宗欣 Cowper Wang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大樹小花》Have You Been There?

HUSH、李霽 Lee Chi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回家》Go Home

家家 Jia Jia、曲淵澈 Vvzela Kook
展覽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 《親愛的____》Dear ____

方序中 Joe Fang、蘇益良 Liang Su
Exhibition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作品論述

本篇文章為《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作品介紹

閱讀更多

本篇論壇為《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 —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的延伸,分別收錄宮津大輔針對主題「AI與人類世的時代—當代藝術的線索與提示」進行的數位講座和文章出版,文章內容分為上、下兩部份,出自於宮津大輔所著之《當代藝術經濟學2,脫石油、人工智能、虛擬貨幣時代的藝術》。

.embed-c...

閱讀更多

/ AI自己創作的藝術品

宮津大輔
展覽 專文

本篇論壇為《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 —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的延伸,分別收錄宮津大輔針對主題「AI與人類世的時代—當代藝術的線索與提示」進行的數位講座和文章出版,文章內容分為上、下兩部份,出自於宮津大輔所著之《當代藝術經濟學2,脫石油、人工智能、虛擬貨幣時代的藝術》。

.embed-c...

閱讀更多

本篇論壇為《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 —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的延伸,分別收錄宮津大輔針對主題「AI與人類世的時代—當代藝術的線索與提示」進行的數位講座和文章出版,文章內容分為上、下兩部份,出自於宮津大輔所著之《當代藝術經濟學2,脫石油、人工智能、虛擬貨幣時代的藝術》。

.embed-c...

閱讀更多

/ AI 與現今生物技術

宮津大輔
展覽 專文

本篇論壇為《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 —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的延伸,分別收錄宮津大輔針對主題「AI與人類世的時代—當代藝術的線索與提示」進行的數位講座和文章出版,文章內容分為上、下兩部份,出自於宮津大輔所著之《當代藝術經濟學2,脫石油、人工智能、虛擬貨幣時代的藝術》。

.embed-c...

閱讀更多

「能在具體實現意想不到的表現當中,找到最多激勵,而這個現象的最大意義或許就是所謂的『禪』。」-嶋本昭三

閱讀更多

/ 運用色彩的日本武士

哲羅姆・努泰
展覽 專文

「能在具體實現意想不到的表現當中,找到最多激勵,而這個現象的最大意義或許就是所謂的『禪』。」-嶋本昭三

閱讀更多

2020年11月,我做了一個嘗試,開始在金馬賓館的二樓空間,以一種分享的心情,與客人共享一些事情觀看的方式,透過畫面與聲音的構圖,透過實際創作的過程,體會一些只有策展無法觸動的情緒,保持自我對藝術創作的熱情。

閱讀更多

/ 觸發創作的片刻

邵雅曼
展覽 專文

2020年11月,我做了一個嘗試,開始在金馬賓館的二樓空間,以一種分享的心情,與客人共享一些事情觀看的方式,透過畫面與聲音的構圖,透過實際創作的過程,體會一些只有策展無法觸動的情緒,保持自我對藝術創作的熱情。

閱讀更多

我想要探索光與色彩,
拍攝大自然成為我的療癒與靈學實踐,
我經常試著尋找色彩與光非常強烈的地方,
並且花時間坐下冥想沉思,試著讓自己融入風景,
並讓風景成為我或讓我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當一切寂靜無聲,心思沉澱下來後,
我試著觀察自己的靈魂還剩下什麼東西。

這些光與顏色就在我與風景的...

閱讀更多

/ 探索光與色彩

卡洛琳・阿萊
展覽 專文

我想要探索光與色彩,
拍攝大自然成為我的療癒與靈學實踐,
我經常試著尋找色彩與光非常強烈的地方,
並且花時間坐下冥想沉思,試著讓自己融入風景,
並讓風景成為我或讓我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當一切寂靜無聲,心思沉澱下來後,
我試著觀察自己的靈魂還剩下什麼東西。

這些光與顏色就在我與風景的...

閱讀更多

心向隱形鎌田治朗珠寶的創作哲思


隱形是時尚的終極目標嗎?確實,讓時尚之物保持曝光、無死角地接受觀察審視,是這個時代的特有負擔,卻也讓人產生消失自任何凝視的矛盾慾望。有人可能更願意離開妝扮自己的嬉鬧人生,進入暫時或永恆的隱形。
但實現隱形的機率又如何?物理學家相當懷疑。他們堅持,如果魔...

閱讀更多

/ 心向隱形

朴述
應用藝術 專文

心向隱形鎌田治朗珠寶的創作哲思


隱形是時尚的終極目標嗎?確實,讓時尚之物保持曝光、無死角地接受觀察審視,是這個時代的特有負擔,卻也讓人產生消失自任何凝視的矛盾慾望。有人可能更願意離開妝扮自己的嬉鬧人生,進入暫時或永恆的隱形。
但實現隱形的機率又如何?物理學家相當懷疑。他們堅持,如果魔...

閱讀更多

在1957年我們決定在這舞台上舉辦這場活動,沒有意願以劇場或演唱會版呈現,只想純粹展現藝術。

閱讀更多

/ 16釐米的實驗

嶋本昭三
展覽 專文

在1957年我們決定在這舞台上舉辦這場活動,沒有意願以劇場或演唱會版呈現,只想純粹展現藝術。

閱讀更多

「面對未知,誰都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


回應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ALIEN Art Centre最新展覽《預演未來》Rehearsing The Future,ALIEN Art永添藝術邀請兩位餐飲藝術家— Ukai-tei Kaohsiung懷石料理長廣瀨晉平Shinpei ...

閱讀更多

/ 未知的味覺旅程

ALIEN Art.Ukai-tei Kaohsiung.Room by Le Kief
展覽 跨域活動

「面對未知,誰都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


回應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ALIEN Art Centre最新展覽《預演未來》Rehearsing The Future,ALIEN Art永添藝術邀請兩位餐飲藝術家— Ukai-tei Kaohsiung懷石料理長廣瀨晉平Shinpei ...

閱讀更多

這是一場預演,對名為“未來”的一齣戲進行彩排。未來並非是突然來到的,而與人類當下生存現實處在一個連續的因果連動關係。未來已然到來,但其最終的樣貌在當下的每一個變因中持續演變,唯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預演,直至眾人意識到未來已成為新的現實景觀。

新冠肺炎,本世紀重大傳染病,我們原以為它很快就會結束,...

閱讀更多

/ 一場關於未來的彩排

Ramen Hsieh
展覽 專文

這是一場預演,對名為“未來”的一齣戲進行彩排。未來並非是突然來到的,而與人類當下生存現實處在一個連續的因果連動關係。未來已然到來,但其最終的樣貌在當下的每一個變因中持續演變,唯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預演,直至眾人意識到未來已成為新的現實景觀。

新冠肺炎,本世紀重大傳染病,我們原以為它很快就會結束,...

閱讀更多

本篇文章為講座紀錄。
由藝術家邵雅曼(Yaman)✕ 江振誠(Andre)對談於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有光的地方》年度計畫,一探透過視覺藝術創作聯覺味覺創作的靈感泉源。

閱讀更多

/ 畫是外表-味是內在

江振誠、邵雅曼
展覽 味覺聯覺

本篇文章為講座紀錄。
由藝術家邵雅曼(Yaman)✕ 江振誠(Andre)對談於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有光的地方》年度計畫,一探透過視覺藝術創作聯覺味覺創作的靈感泉源。

閱讀更多

在這次「有光的地方」的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與展間,具有廻異的強烈個性與氛圍,所以我採取了與過往不同的創作策略,創作更偏向於環境音樂,“環境音樂必須能夠容納多層次的聆聽注意力,而不是特別強調一種,它必須既有趣又可忽略”,讓觀展者在視覺與聽覺的經驗上能自由感受。

閱讀更多

/ 關於視覺與聲響的交織

劉芳一
展覽 聲響聯覺

在這次「有光的地方」的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與展間,具有廻異的強烈個性與氛圍,所以我採取了與過往不同的創作策略,創作更偏向於環境音樂,“環境音樂必須能夠容納多層次的聆聽注意力,而不是特別強調一種,它必須既有趣又可忽略”,讓觀展者在視覺與聽覺的經驗上能自由感受。

閱讀更多

“我知道,如果您記錄了他的死,他將獲得不朽的名望。”
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寫給塔西(Tacitus)的關於維蘇威火山爆發的信,公元79年。


阿蒂爾·蘭波 (Arthur Rimbaud) 在他的詩文「彩光集」寫到: “有人會為毀滅而狂喜嗎?” 2
讓我們回到...

閱讀更多

/ 蔡國強的火山之相

哲羅姆・努泰
展覽 專文

“我知道,如果您記錄了他的死,他將獲得不朽的名望。”
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寫給塔西(Tacitus)的關於維蘇威火山爆發的信,公元79年。


阿蒂爾·蘭波 (Arthur Rimbaud) 在他的詩文「彩光集」寫到: “有人會為毀滅而狂喜嗎?” 2
讓我們回到...

閱讀更多

疫情衝擊全球藝術活動,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面對挑戰,持續推動具國際視野的當代藝術展,自2020年5月22日起正式揭幕「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由眼光獨具的藝術收藏傳奇人物宮津大輔 (Daisuke Miyatsu)邀請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共同策劃,從 1994 年至今收藏逾 100 件錄像...

閱讀更多

/ 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

宮津大輔、邵雅曼
展覽 專文

疫情衝擊全球藝術活動,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面對挑戰,持續推動具國際視野的當代藝術展,自2020年5月22日起正式揭幕「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由眼光獨具的藝術收藏傳奇人物宮津大輔 (Daisuke Miyatsu)邀請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共同策劃,從 1994 年至今收藏逾 100 件錄像...

閱讀更多

我第一次收藏錄像作品是在1994年時,從那之後,已經持續超過25年。這次的機緣,我們從約莫100件錄像收藏當中一起精選了多部作品展出,我也很高興能在如此美好的空間為大家介紹我對於亞洲藝術史的「空間」與「時間觀」的認識。

自古以來,亞洲對於「空間認識」或「表現方法」,就有別於西洋的遠近手...

閱讀更多

我第一次收藏錄像作品是在1994年時,從那之後,已經持續超過25年。這次的機緣,我們從約莫100件錄像收藏當中一起精選了多部作品展出,我也很高興能在如此美好的空間為大家介紹我對於亞洲藝術史的「空間」與「時間觀」的認識。

自古以來,亞洲對於「空間認識」或「表現方法」,就有別於西洋的遠近手...

閱讀更多

「和你說話的首飾」

每件作品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儘管每個故事都是從我開始,但如果你將首飾戴在自己身上,它就變成了你自己的聲音,並將成為你的故事。

我拆解鏡頭並取出所有玻璃,將每片玻璃當作是天然珍珠。
所有使用的鏡頭都是舊的,有些真的很老了。因此,幾乎不可能獲得相同的鏡頭,並且無法複製。...

閱讀更多

/ 和你說話的首飾

鎌田治朗
應用藝術 專文

「和你說話的首飾」

每件作品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儘管每個故事都是從我開始,但如果你將首飾戴在自己身上,它就變成了你自己的聲音,並將成為你的故事。

我拆解鏡頭並取出所有玻璃,將每片玻璃當作是天然珍珠。
所有使用的鏡頭都是舊的,有些真的很老了。因此,幾乎不可能獲得相同的鏡頭,並且無法複製。...

閱讀更多

文/羅伯特.C.摩根(《於 默默》共同策展人、美國藝術史學家)

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鴻文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感官認知能力,這揭示與「知覺」有關的觀察過程。透過「知覺」,我發現欣賞他作品的體驗,首先由感官(視覺)寫入,其次是語言,而我甚至得超越語言,與其他死記硬背的訊息,去徹底理解鴻文的藝術態度...

閱讀更多

/ 林鴻文—感知的光與形式

羅伯特.C.摩根
展覽 專文

文/羅伯特.C.摩根(《於 默默》共同策展人、美國藝術史學家)

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鴻文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感官認知能力,這揭示與「知覺」有關的觀察過程。透過「知覺」,我發現欣賞他作品的體驗,首先由感官(視覺)寫入,其次是語言,而我甚至得超越語言,與其他死記硬背的訊息,去徹底理解鴻文的藝術態度...

閱讀更多

賴志盛從2011年經典創作《原寸素描》談起,如何藉由描繪空間裡面與面的交接,在空間中再次畫出空間,又是如何對應金馬賓館與其特有的歷史與建築空間,在《繞梁》裡發展出挑戰觀眾臨場身體感的現地創作。本場講座亦邀請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台灣貴賓代表李晏禎與藝術家對談,解析藝術家和觀眾在現地創作中的角色關係,以及我們可以如何走入賴志盛的創作。

閱讀更多

賴志盛從2011年經典創作《原寸素描》談起,如何藉由描繪空間裡面與面的交接,在空間中再次畫出空間,又是如何對應金馬賓館與其特有的歷史與建築空間,在《繞梁》裡發展出挑戰觀眾臨場身體感的現地創作。本場講座亦邀請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台灣貴賓代表李晏禎與藝術家對談,解析藝術家和觀眾在現地創作中的角色關係,以及我們可以如何走入賴志盛的創作。

閱讀更多

賴志盛從2011年經典創作《原寸素描》談起,如何藉由描繪空間裡面與面的交接,在空間中再次畫出空間,又是如何對應金馬賓館與其特有的歷史與建築空間,在《繞梁》裡發展出挑戰觀眾臨場身體感的現地創作。本場講座亦邀請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台灣貴賓代表李晏禎與藝術家對談,解析藝術家和觀眾在現地創作中的角色關係,以及我們可以如何走入賴志盛的創作。

閱讀更多

賴志盛從2011年經典創作《原寸素描》談起,如何藉由描繪空間裡面與面的交接,在空間中再次畫出空間,又是如何對應金馬賓館與其特有的歷史與建築空間,在《繞梁》裡發展出挑戰觀眾臨場身體感的現地創作。本場講座亦邀請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台灣貴賓代表李晏禎與藝術家對談,解析藝術家和觀眾在現地創作中的角色關係,以及我們可以如何走入賴志盛的創作。

閱讀更多

創作只是在表露我對他的生命一種看法罷了!把心思穿越如暢然無礙開展的翅翼撫風凌空遨遊藍天八垓,一絲的風流藏埋著霧露滑過思想的翎羽,感知那僅僅的微渺倏乎。語言及文字行為難以企及視覺背後巨量負載當下,每一個點所對應的所有,每一條線所牽扯出的原因,那對應的空間常是無極,無極於生命所難以了解的所有!最後我也不...

閱讀更多

/ 微乎・其微

林鴻文
展覽 專文

創作只是在表露我對他的生命一種看法罷了!把心思穿越如暢然無礙開展的翅翼撫風凌空遨遊藍天八垓,一絲的風流藏埋著霧露滑過思想的翎羽,感知那僅僅的微渺倏乎。語言及文字行為難以企及視覺背後巨量負載當下,每一個點所對應的所有,每一條線所牽扯出的原因,那對應的空間常是無極,無極於生命所難以了解的所有!最後我也不...

閱讀更多



林鴻文作品於有「禪宗」思想-薩滿主義繪畫、雕塑和裝置,揭示一位藝術家的烈度,既精且準,神秘而與眾不同,無分媒材,恆有無形且隱晦的連結,將作品巧妙融合,其雕塑和繪畫自帶生命力及能量,古代中國人稱之為「炁」,而這股「炁」存在於「自然」和「人為」的形式中。林鴻文作品揭示了一種隱藏的結構,組...

閱讀更多

/ 時光旅人・林鴻文

羅伯特・C・摩根
展覽 專文



林鴻文作品於有「禪宗」思想-薩滿主義繪畫、雕塑和裝置,揭示一位藝術家的烈度,既精且準,神秘而與眾不同,無分媒材,恆有無形且隱晦的連結,將作品巧妙融合,其雕塑和繪畫自帶生命力及能量,古代中國人稱之為「炁」,而這股「炁」存在於「自然」和「人為」的形式中。林鴻文作品揭示了一種隱藏的結構,組...

閱讀更多

我試著將鎌田治朗的作品視覺化。首先浮現出的,是反射出他本人的鏡像攝影:一張自拍照,或是從他作品光滑的表面上,不經意反射出他自己的樣子。不管是哪一種。他都在畫面中拿著相機或手機對著我們。
我先想到他的人,而不是他的珠寶,可能是因為他在SNS放的大頭照他用鏡子自拍來達到相同效果,讓我印象深刻;也因為他...

閱讀更多

/ 透過凝望者的眼

秋山真樹子
應用藝術 專文

我試著將鎌田治朗的作品視覺化。首先浮現出的,是反射出他本人的鏡像攝影:一張自拍照,或是從他作品光滑的表面上,不經意反射出他自己的樣子。不管是哪一種。他都在畫面中拿著相機或手機對著我們。
我先想到他的人,而不是他的珠寶,可能是因為他在SNS放的大頭照他用鏡子自拍來達到相同效果,讓我印象深刻;也因為他...

閱讀更多

這一段旅程好像很久以前說好一般,在時間到的時候顯現。

閱讀更多

/ 語音:後記

邵雅曼
應用藝術 專文

這一段旅程好像很久以前說好一般,在時間到的時候顯現。

閱讀更多

當藝術、科學、工程、設計形成一個促進文明發展的迴圈

閱讀更多

/ 對話EDGE DESIGN

張智強、邵雅曼
專題研討 講座

當藝術、科學、工程、設計形成一個促進文明發展的迴圈

閱讀更多

這場講座探討了關於歐洲和亞洲收藏藝術的問題和議題,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於當今世界的蓬勃發展,以及龐圖藝術於東西文化交會之間的演變歷程。

閱讀更多

/ 東學西漸:戰後亞洲藝術於歐洲的收藏脈絡

哲羅姆.努泰、邵雅曼、許劍龍
專題研討 講座

這場講座探討了關於歐洲和亞洲收藏藝術的問題和議題,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於當今世界的蓬勃發展,以及龐圖藝術於東西文化交會之間的演變歷程。

閱讀更多

蕭勤體現了華人藝術家兼世界公民的遠見卓識,他一生的作品代表著與文化間的開放性對話,而這些文化有時卻又是那麼截然不同的。蕭勤於1935年出生於上海,是中國內亂革命的最高點,1949年,中國宣告成立,蕭勤隨著他的叔叔移居台灣,1952年是他真正踏入藝術世界的開端,並於1956年成立了“東方畫會”(The...

閱讀更多

/ 符號的旅程

哲羅姆・努泰
展覽 專文

蕭勤體現了華人藝術家兼世界公民的遠見卓識,他一生的作品代表著與文化間的開放性對話,而這些文化有時卻又是那麼截然不同的。蕭勤於1935年出生於上海,是中國內亂革命的最高點,1949年,中國宣告成立,蕭勤隨著他的叔叔移居台灣,1952年是他真正踏入藝術世界的開端,並於1956年成立了“東方畫會”(The...

閱讀更多

導言

首飾是藝術性表達的媒介,參照德文的意義為”創述首飾“,目前在亞洲引 發了一股年輕的風潮。以當代的角度來詮釋首飾,多半錨重於西方思維。高雄的永添藝術為本類型的現代藝術開展了一個平台,觸及更寬廣的領域,實屬世界面向的不凡創舉。

新面向的首飾發展在1960年開始於歐洲,篤信材質無價的思想...

閱讀更多

/ 法蘭茲.貝特:當代首飾創作

薩賓.朗德
應用藝術 專文

導言

首飾是藝術性表達的媒介,參照德文的意義為”創述首飾“,目前在亞洲引 發了一股年輕的風潮。以當代的角度來詮釋首飾,多半錨重於西方思維。高雄的永添藝術為本類型的現代藝術開展了一個平台,觸及更寬廣的領域,實屬世界面向的不凡創舉。

新面向的首飾發展在1960年開始於歐洲,篤信材質無價的思想...

閱讀更多

在這樣富有多樣選擇性的年代裡,「價值」已成為我們衡量事物的標準,但在我們生活中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 紅X線

法蘭茲・貝特
專題研討 講座

在這樣富有多樣選擇性的年代裡,「價值」已成為我們衡量事物的標準,但在我們生活中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走進Franz Bette的藝術

閱讀更多

/ 有(冇)影之針

吳君錦
專題研討 講座

走進Franz Bette的藝術

閱讀更多

「旅人啊,你的腳步是唯一的道路,沒有其他。旅人啊,前方沒有道路,你走出你的行蹤。」

閱讀更多

/ 追尋

黃凱盈
專題研討 講座

「旅人啊,你的腳步是唯一的道路,沒有其他。旅人啊,前方沒有道路,你走出你的行蹤。」

閱讀更多

在我看來,本分真誠的面對自己,坦然無礙面對他人,就是優雅。

閱讀更多

/ 失落的優雅

阮義忠
專題研討 講座

在我看來,本分真誠的面對自己,坦然無礙面對他人,就是優雅。

閱讀更多

為什麼平賀茉莉選擇將「水」的概念融入展覽?能劇裡的表演項目「巴」對藝術家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平賀茉莉特別針對計劃《花容—藝術與能劇的協和》錄製影片,並書寫一段關於這次展出作品的概念文字,期望透過更多元的方式與觀眾分享藝術與能劇之美。

.embed-container { position: re...

閱讀更多

/ 花容

平賀茉莉
應用藝術 專文

為什麼平賀茉莉選擇將「水」的概念融入展覽?能劇裡的表演項目「巴」對藝術家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平賀茉莉特別針對計劃《花容—藝術與能劇的協和》錄製影片,並書寫一段關於這次展出作品的概念文字,期望透過更多元的方式與觀眾分享藝術與能劇之美。

.embed-container { position: re...

閱讀更多

藝術的本質是反映世界的真理,而真理的代言人即是藝術家本身。在二十八日的周五午後,我們分享龐圖與零派、亞洲藝術在戰後的風雲崛起,給身處這繁華盛世的我們一窺不變的價值。

閱讀更多

/ 龐圖與零派

郭東杰
專題研討 講座

藝術的本質是反映世界的真理,而真理的代言人即是藝術家本身。在二十八日的周五午後,我們分享龐圖與零派、亞洲藝術在戰後的風雲崛起,給身處這繁華盛世的我們一窺不變的價值。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