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國際光學-動力學藝術家、
生成與互動藝術的先行者

閱讀更多

國際光學-動力學藝術家、
生成與互動藝術的先行者

閱讀更多

影視導演、編劇、演員、作詞人及作家,首位四金(金曲/金鐘/金馬/金鼎)全滿貫得主,2001年加入綠光劇團,創作《人間條件》系列至今已經上演近400個場次。劇本貼近一般國民真實生活,劇情樸實真誠,成功吸引從未觀賞過舞台劇的觀眾走進劇場,現任綠光創藝董事長。

閱讀更多

影視導演、編劇、演員、作詞人及作家,首位四金(金曲/金鐘/金馬/金鼎)全滿貫得主,2001年加入綠光劇團,創作《人間條件》系列至今已經上演近400個場次。劇本貼近一般國民真實生活,劇情樸實真誠,成功吸引從未觀賞過舞台劇的觀眾走進劇場,現任綠光創藝董事長。

閱讀更多

邵永添(英語:Shao Yung-Tien,暱稱:S.Y.T.,1967年-)七歲前就經歷高燒四十度昏迷;掉落池塘險滅頂,子彈打斷大動脈,失血過多,接連被閻羅王拒收的窮小孩。

他,沒有畫法,只有工法
他,有想法,沒技法
他,不思考,只神遊
他,揮灑漆,似兵馬
他,自信畫,自然成

他,只靜默於顏料噴濺間
他,縱放靈魂於畫布上

若問創作為何事,為“歡喜“二字而已。

閱讀更多

邵永添(英語:Shao Yung-Tien,暱稱:S.Y.T.,1967年-)七歲前就經歷高燒四十度昏迷;掉落池塘險滅頂,子彈打斷大動脈,失血過多,接連被閻羅王拒收的窮小孩。

他,沒有畫法,只有工法
他,有想法,沒技法
他,不思考,只神遊
他,揮灑漆,似兵馬
他,自信畫,自然成

他,只靜默於顏料噴濺間
他,縱放靈魂於畫布上

若問創作為何事,為“歡喜“二字而已。

閱讀更多

從身體出發,用舞蹈作為與世界溝通的語言,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過往的創作及行動中,擅用跨界力量的特性,強烈表現在藝術公共性上。

閱讀更多

從身體出發,用舞蹈作為與世界溝通的語言,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過往的創作及行動中,擅用跨界力量的特性,強烈表現在藝術公共性上。

閱讀更多

台灣跨領域藝術家,加州大學國際關係學士,愛荷華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除了繪畫、雕塑作品,自 2010 年亦開始嘗試編導工作。

閱讀更多

台灣跨領域藝術家,加州大學國際關係學士,愛荷華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除了繪畫、雕塑作品,自 2010 年亦開始嘗試編導工作。

閱讀更多

現居住及創作於高雄。從事實地錄音、聲音拼貼、自由即興等創作。特別著迷於日常中各式物件具有的聲學細節,以及恆常存在或意外發生的聲音事件如何存在於主觀經驗記憶中,也享受各種非專業與無意義的聲音記錄帶來的樂趣。關注人自身以及外在的種種聲音,如何感知並予以回應,或不回應。

閱讀更多

現居住及創作於高雄。從事實地錄音、聲音拼貼、自由即興等創作。特別著迷於日常中各式物件具有的聲學細節,以及恆常存在或意外發生的聲音事件如何存在於主觀經驗記憶中,也享受各種非專業與無意義的聲音記錄帶來的樂趣。關注人自身以及外在的種種聲音,如何感知並予以回應,或不回應。

閱讀更多

1985 年生於台北,2007 年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2010 年國立臺灣藝術 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作品以環境藝術創作、雕塑裝置、攝影,關注環境變遷以及社會 議題。

2012 年獲得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年度亞州藝術家全額獎助,並開始在美國、日 本、荷蘭進行駐村創作與展覽。2013...

閱讀更多

1985 年生於台北,2007 年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2010 年國立臺灣藝術 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作品以環境藝術創作、雕塑裝置、攝影,關注環境變遷以及社會 議題。

2012 年獲得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年度亞州藝術家全額獎助,並開始在美國、日 本、荷蘭進行駐村創作與展覽。2013...

閱讀更多

1928年11月17日,於法國(尼斯)出生。
2005年10月22日,於紐約逝世。

法裔美籍藝術家、雕刻家。

藝術家阿曼,國際公認其對 20 世紀晚期的藝術有卓越貢獻。他是法國「新寫實主義」學派的重要領袖,與 1960 年代美國普普藝術運動相提並論。阿曼的核心藝術主張為「集合」概...

閱讀更多

/ 阿曼

1928年11月17日,於法國(尼斯)出生。
2005年10月22日,於紐約逝世。

法裔美籍藝術家、雕刻家。

藝術家阿曼,國際公認其對 20 世紀晚期的藝術有卓越貢獻。他是法國「新寫實主義」學派的重要領袖,與 1960 年代美國普普藝術運動相提並論。阿曼的核心藝術主張為「集合」概...

閱讀更多

比利時籍藝術家,生於西元1956,曾在布魯塞爾、巴黎、東京、義大利、以及洛杉磯創作與生活。

自幼學習作畫,爾後嘗試芭蕾、電影製作,以及各式的表演藝術。
在其藝術職涯中,展現了對於身體及靈魂本質的敏感度。

80年代初期與莫里斯・貝嘉(Maurice Béjart)和林賽・肯普(Linds...

閱讀更多

比利時籍藝術家,生於西元1956,曾在布魯塞爾、巴黎、東京、義大利、以及洛杉磯創作與生活。

自幼學習作畫,爾後嘗試芭蕾、電影製作,以及各式的表演藝術。
在其藝術職涯中,展現了對於身體及靈魂本質的敏感度。

80年代初期與莫里斯・貝嘉(Maurice Béjart)和林賽・肯普(Linds...

閱讀更多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生於 1943 年)直接以光線和空間作 為藝術品創作的素材,讓觀眾沉浸在人類感知的極限與驚奇。他對於光線的迷醉,與其個人內在尋找宇宙萬物間人類的定位有關。特瑞爾的藝術受到貴格會教派的影響,以「對神聖莊嚴直接、嚴肅的表現」為特徵,透過靜謐的沉思、耐性和冥想的簡...

閱讀更多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生於 1943 年)直接以光線和空間作 為藝術品創作的素材,讓觀眾沉浸在人類感知的極限與驚奇。他對於光線的迷醉,與其個人內在尋找宇宙萬物間人類的定位有關。特瑞爾的藝術受到貴格會教派的影響,以「對神聖莊嚴直接、嚴肅的表現」為特徵,透過靜謐的沉思、耐性和冥想的簡...

閱讀更多

法蘭茲・貝特對於設計議題探討與首飾構成的嚴謹辯證已有超過五十年的經驗,特別是概念性與藝術性的表述。除了專注於本身的創作,更致力傳達對於產品設計與首飾設計等範疇裡藝術化的可能性,世界各地的教學邀約證明了國際間對於他的敬重。...

閱讀更多

法蘭茲・貝特對於設計議題探討與首飾構成的嚴謹辯證已有超過五十年的經驗,特別是概念性與藝術性的表述。除了專注於本身的創作,更致力傳達對於產品設計與首飾設計等範疇裡藝術化的可能性,世界各地的教學邀約證明了國際間對於他的敬重。...

閱讀更多

嶋本昭三在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他與吉原治良聯合創辦具體藝術協會(具體派),是公認二戰後最具實驗精神的藝術家之一。「具體」(Gutai)是日本第一個激進藝術運動,在五十年代末期發跡壯大,時間與歐美藝術的不定型藝術運動大致吻合。

具體派最大宗旨為刺激活化日本藝術傳統。在他們眼中,藝術作品不再...

閱讀更多

嶋本昭三在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他與吉原治良聯合創辦具體藝術協會(具體派),是公認二戰後最具實驗精神的藝術家之一。「具體」(Gutai)是日本第一個激進藝術運動,在五十年代末期發跡壯大,時間與歐美藝術的不定型藝術運動大致吻合。

具體派最大宗旨為刺激活化日本藝術傳統。在他們眼中,藝術作品不再...

閱讀更多

蕭勤 (1935-),國家文藝獎得主,東方畫會創始人,乃少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活躍至今的抽象大師,以東方靜觀精神實踐抽象藝術創作,更致力將中國現代藝術推出海外。透過不斷自省與精神的探索,直觀生命的始源。

蕭勤所創辦並發起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1962-),以「靜觀精神」為旗號,「龐圖」乃義大利語...

閱讀更多

/ 蕭勤

蕭勤 (1935-),國家文藝獎得主,東方畫會創始人,乃少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活躍至今的抽象大師,以東方靜觀精神實踐抽象藝術創作,更致力將中國現代藝術推出海外。透過不斷自省與精神的探索,直觀生命的始源。

蕭勤所創辦並發起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1962-),以「靜觀精神」為旗號,「龐圖」乃義大利語...

閱讀更多

蔡國強(生於1957年,中國泉州)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自此之後,他的作品跨越藝術界的多種媒介,包括繪畫、裝置藝術、影片與表演。蔡國強先在故鄉泉州實驗使用火藥進行創作,然後在旅居日本期間(1986至1995年)繼續探索火藥的特性,並發展出他的招牌戶外爆破煙火活動。他從東方哲學與當代社會議題汲取靈感並構成概念基礎,而且他的作品通常針對特定地點,並呼應其文化與歷史,進而建構一個讓觀眾與其周遭更廣大的世界之間的交流管道。他的爆破藝術與裝置藝術融入超越二維平面的力量,進而連結社會與自然。

閱讀更多

蔡國強(生於1957年,中國泉州)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自此之後,他的作品跨越藝術界的多種媒介,包括繪畫、裝置藝術、影片與表演。蔡國強先在故鄉泉州實驗使用火藥進行創作,然後在旅居日本期間(1986至1995年)繼續探索火藥的特性,並發展出他的招牌戶外爆破煙火活動。他從東方哲學與當代社會議題汲取靈感並構成概念基礎,而且他的作品通常針對特定地點,並呼應其文化與歷史,進而建構一個讓觀眾與其周遭更廣大的世界之間的交流管道。他的爆破藝術與裝置藝術融入超越二維平面的力量,進而連結社會與自然。

閱讀更多

楊福東,1971年生於北京。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被譽為目前中國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從九十年代末起,楊福東就開始從事影像作品的創作。無論是攝影、電影還是裝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視、交錯的時空體驗形成獨特的文化視覺詮釋。

楊福東憑借其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及錄像裝置作品在全球多...

閱讀更多

楊福東,1971年生於北京。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被譽為目前中國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從九十年代末起,楊福東就開始從事影像作品的創作。無論是攝影、電影還是裝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視、交錯的時空體驗形成獨特的文化視覺詮釋。

楊福東憑借其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及錄像裝置作品在全球多...

閱讀更多

阮義忠四十多年來先後出版《人與土地》等十多本攝影集,以及攝影論著、圖片故事、散文等數十種。曾在世界多國個展,作品為法國巴黎現代美術館、尼普斯攝影博物館,水之堡攝影藝廊,英國維多利亞及亞伯特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台灣美術館、台北美術館等機構典藏。1999年10月將所有未發表過的作品整理成四個...

閱讀更多

阮義忠四十多年來先後出版《人與土地》等十多本攝影集,以及攝影論著、圖片故事、散文等數十種。曾在世界多國個展,作品為法國巴黎現代美術館、尼普斯攝影博物館,水之堡攝影藝廊,英國維多利亞及亞伯特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台灣美術館、台北美術館等機構典藏。1999年10月將所有未發表過的作品整理成四個...

閱讀更多

現任 究方社創意總監、小花計畫發起人、SIDOLI RADIO 計畫發起人。

作品主要領域包括唱片包裝、書籍裝幀、主視覺設計、企業識別,近年參與的專案類型也擴及活動策展、商品包裝、裝置藝術、MV美術等領域。迄今六度入圍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 2016年起多次擔任金鐘獎、金曲獎及金馬獎等大型典禮的...

閱讀更多

現任 究方社創意總監、小花計畫發起人、SIDOLI RADIO 計畫發起人。

作品主要領域包括唱片包裝、書籍裝幀、主視覺設計、企業識別,近年參與的專案類型也擴及活動策展、商品包裝、裝置藝術、MV美術等領域。迄今六度入圍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 2016年起多次擔任金鐘獎、金曲獎及金馬獎等大型典禮的...

閱讀更多

身為藝術家、企業經營者,邵雅曼相信藝術能使人擁有希望。創立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以一扇象徵未知領域之門,英文名 ALIEN 以 E.T. phone home 手指相連的神奇瞬間為聯想,相信虛空間,自有一股導引力量,引人前進。

閱讀更多

身為藝術家、企業經營者,邵雅曼相信藝術能使人擁有希望。創立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以一扇象徵未知領域之門,英文名 ALIEN 以 E.T. phone home 手指相連的神奇瞬間為聯想,相信虛空間,自有一股導引力量,引人前進。

閱讀更多

國際名廚⏤江振誠(英語:André Chiang),史上唯一橫跨米其林、世界50大及全球百大名廚榜的華人名廚。

閱讀更多

國際名廚⏤江振誠(英語:André Chiang),史上唯一橫跨米其林、世界50大及全球百大名廚榜的華人名廚。

閱讀更多

「嗅覺,搭配其他四種感知,是人定位空間會使用的感官,它會漸進地從感覺到認知,進而帶給大家現在對於環境的感受。生活中,因為多了自然環境的氣味,讓我們能夠與這個世界有著更強的連結。」
- 曖曖。內含光實驗室主理人 張葳 Taffi

閱讀更多

「嗅覺,搭配其他四種感知,是人定位空間會使用的感官,它會漸進地從感覺到認知,進而帶給大家現在對於環境的感受。生活中,因為多了自然環境的氣味,讓我們能夠與這個世界有著更強的連結。」
- 曖曖。內含光實驗室主理人 張葳 Taffi

閱讀更多

為台灣少數橫跨三金的音樂製作人,活躍於劇場、電影、電視劇、流行音樂、廣告界等。具有理性的思考與判斷,又能將感性完整地釋放在創作之中,立體的思維,適時的留白與推進,讓他的音樂充滿著畫面感。

現為好多音樂、好多聲音、完美聲音創辦人,人力飛行劇團、何樂音樂音樂總監。音樂合作對象包括魏如萱、田馥甄、艾...

閱讀更多

為台灣少數橫跨三金的音樂製作人,活躍於劇場、電影、電視劇、流行音樂、廣告界等。具有理性的思考與判斷,又能將感性完整地釋放在創作之中,立體的思維,適時的留白與推進,讓他的音樂充滿著畫面感。

現為好多音樂、好多聲音、完美聲音創辦人,人力飛行劇團、何樂音樂音樂總監。音樂合作對象包括魏如萱、田馥甄、艾...

閱讀更多

羅智信(1984年出生於台灣苗栗)在台北生活與工作,其創作實踐圍繞著對於多種傳統和非典型材料的實驗,從陶土、樹脂、金屬、日常物件、食物、化學材料、香味中,去探索再現世界裡所隱含的精神性與人類況境。他關注生產架構與模式所衍生的認知經驗,擅長捕捉日常生活間不穩定的、虛幻或甚至妄想的時刻。近日展覽包括:台...

閱讀更多

羅智信(1984年出生於台灣苗栗)在台北生活與工作,其創作實踐圍繞著對於多種傳統和非典型材料的實驗,從陶土、樹脂、金屬、日常物件、食物、化學材料、香味中,去探索再現世界裡所隱含的精神性與人類況境。他關注生產架構與模式所衍生的認知經驗,擅長捕捉日常生活間不穩定的、虛幻或甚至妄想的時刻。近日展覽包括:台...

閱讀更多

王宗欣,新媒體藝術家,1978年生,擅長新媒體創作,自學程式及動態攝影及3d動畫藝術,擅長透過數位作品來表達對社會現象觀察,對台灣殖民文化下虛假、速成、拼貼產生的荒謬現象提出觀點,透過互動媒介的體驗中傳達出來。

2008年創立dosomething studio工作室,以藝術總監身份帶領團隊執...

閱讀更多

王宗欣,新媒體藝術家,1978年生,擅長新媒體創作,自學程式及動態攝影及3d動畫藝術,擅長透過數位作品來表達對社會現象觀察,對台灣殖民文化下虛假、速成、拼貼產生的荒謬現象提出觀點,透過互動媒介的體驗中傳達出來。

2008年創立dosomething studio工作室,以藝術總監身份帶領團隊執...

閱讀更多

居住於台灣的影像工作者,大學時就讀於動畫系,課餘時修習攝影。視覺人生展開後,以攝影師為職,並捻染動畫的抽象意境,故歷年來的各類型作品能在虛實之間悠遊,讓美學平衡中帶著具辨識度的氣味。
...

閱讀更多

居住於台灣的影像工作者,大學時就讀於動畫系,課餘時修習攝影。視覺人生展開後,以攝影師為職,並捻染動畫的抽象意境,故歷年來的各類型作品能在虛實之間悠遊,讓美學平衡中帶著具辨識度的氣味。
...

閱讀更多

品牌創辦⼈ / 藝術家 / 專欄作家 / 策展⼈ / 設計師。

建築學系畢業,2013年開始專注獨特植物裝置藝術的創作,並結合建築背景,透過設計案、教學、藝術創作、產品發展,組接從建築架構、生活層面、到植物裝置的融合軌跡,透過理念上不斷嘗試與傳遞,其品牌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閱讀更多

/ 李霽

品牌創辦⼈ / 藝術家 / 專欄作家 / 策展⼈ / 設計師。

建築學系畢業,2013年開始專注獨特植物裝置藝術的創作,並結合建築背景,透過設計案、教學、藝術創作、產品發展,組接從建築架構、生活層面、到植物裝置的融合軌跡,透過理念上不斷嘗試與傳遞,其品牌 質物霽畫 BOTANIPLAN VON...

閱讀更多

由土佐信道(Novmichi Tosa)發起的藝術單位。
成員們穿著的淡藍色工作服是日本經濟起的經典象徵,明和電機以演奏會與展覽的形式巡迴世界各地,並引進各種「超常識機械」(nonesense machines)。

2003 年,明和電機獲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

閱讀更多

由土佐信道(Novmichi Tosa)發起的藝術單位。
成員們穿著的淡藍色工作服是日本經濟起的經典象徵,明和電機以演奏會與展覽的形式巡迴世界各地,並引進各種「超常識機械」(nonesense machines)。

2003 年,明和電機獲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

閱讀更多

生於1990年,生活工作於香港,新媒體藝術家曲淵澈,主要以聲音視覺作為創作媒介,包括聲音視覺現場演出、劇場、電腦動畫與繪畫。她的作品結合現場演出,探索與當代表演類型,如舞蹈、編舞,與計算機生成藝術之間共存的可能性。她的視覺作品結合了技術與她的藝術實踐,以再現和轉換城市景觀為一個
集成的虛擬體驗,引...

閱讀更多

生於1990年,生活工作於香港,新媒體藝術家曲淵澈,主要以聲音視覺作為創作媒介,包括聲音視覺現場演出、劇場、電腦動畫與繪畫。她的作品結合現場演出,探索與當代表演類型,如舞蹈、編舞,與計算機生成藝術之間共存的可能性。她的視覺作品結合了技術與她的藝術實踐,以再現和轉換城市景觀為一個
集成的虛擬體驗,引...

閱讀更多

成軍於2010年1月,豪華朗機工由四位1980年左右出生的藝術家張耿豪、張耿華、陳乂(陳志建)及林昆穎組成。四位藝術家以往分別以豪華兄弟及朗機工兩個團體進行創作,並各自以不同專長在視覺藝術及新媒體藝術領域展露頭角。其中張耿豪華主攻雕塑及機械裝置,而陳乂專長空間與程式影像,林昆穎擅長音樂、策劃與編導。...

閱讀更多

成軍於2010年1月,豪華朗機工由四位1980年左右出生的藝術家張耿豪、張耿華、陳乂(陳志建)及林昆穎組成。四位藝術家以往分別以豪華兄弟及朗機工兩個團體進行創作,並各自以不同專長在視覺藝術及新媒體藝術領域展露頭角。其中張耿豪華主攻雕塑及機械裝置,而陳乂專長空間與程式影像,林昆穎擅長音樂、策劃與編導。...

閱讀更多

大聲光電成立於2017年,擅長操作材料與喜愛音樂,無論是光影ft.演出,或是電子音樂ft.裝置......,熱衷於追求空間與自我探索的旅程。代表作品為「光電獸」全系列作品。

成員介紹
姚仲涵
藝術家,同時也為音樂創作者與 DJ,目前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曾睿彬
畢業於實踐大學...

閱讀更多

大聲光電成立於2017年,擅長操作材料與喜愛音樂,無論是光影ft.演出,或是電子音樂ft.裝置......,熱衷於追求空間與自我探索的旅程。代表作品為「光電獸」全系列作品。

成員介紹
姚仲涵
藝術家,同時也為音樂創作者與 DJ,目前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曾睿彬
畢業於實踐大學...

閱讀更多

蘇益良Liang Su,1970年生於台灣。

1989年入行學習於蔡榮豐工作室,開始攝影助理的工作,1995年進入雜誌擔任雜誌專任攝影,2005年離開 Marie Claire Taiwan 後獨立成立工作室至今。

從事攝影工作多年,作品散見於台灣、香港及中國各大國際中文版雜誌、華語流行...

閱讀更多

蘇益良Liang Su,1970年生於台灣。

1989年入行學習於蔡榮豐工作室,開始攝影助理的工作,1995年進入雜誌擔任雜誌專任攝影,2005年離開 Marie Claire Taiwan 後獨立成立工作室至今。

從事攝影工作多年,作品散見於台灣、香港及中國各大國際中文版雜誌、華語流行...

閱讀更多

1988年出生,台北人。李宸安的創作為電腦演算複雜幾何形體,以設計電腦演算法的方式,經過無數次迭代計算演化出不存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形式,並以多種媒材呈現。作品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華山文創園區、W Taipei、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等多地展出,著有《GH Python幾何運算設計》...

閱讀更多

1988年出生,台北人。李宸安的創作為電腦演算複雜幾何形體,以設計電腦演算法的方式,經過無數次迭代計算演化出不存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形式,並以多種媒材呈現。作品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華山文創園區、W Taipei、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等多地展出,著有《GH Python幾何運算設計》...

閱讀更多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於泰國製作藝術電影。

作品中許多參與的演出者都是普通素人而不是專業演員。 利用源自日常情感或事件註釋中的簡單情節,或依循算命師的建議,根據對話中發現的靈感反應對象的生活,以即興方式將他所製作的電影素材放在一起。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錄像不僅是針對特定主題而製作,同時通過小說...

閱讀更多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於泰國製作藝術電影。

作品中許多參與的演出者都是普通素人而不是專業演員。 利用源自日常情感或事件註釋中的簡單情節,或依循算命師的建議,根據對話中發現的靈感反應對象的生活,以即興方式將他所製作的電影素材放在一起。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錄像不僅是針對特定主題而製作,同時通過小說...

閱讀更多

鎌田治朗(Jiro Kamata)生於1978年日本北方一座古城—弘前,是青森縣第三大城。從小便喜愛進行手作的他,對金屬材料更是愛不釋手,也樂於尋找不同材質作為創作材料。鑑於對當代首飾工藝的好奇及熱愛,20歲便隻身前往德國就讀慕尼黑美術學院,開啟了他之後廣為人知的藝術發展。

出生於珠寶腕錶世家...

閱讀更多

鎌田治朗(Jiro Kamata)生於1978年日本北方一座古城—弘前,是青森縣第三大城。從小便喜愛進行手作的他,對金屬材料更是愛不釋手,也樂於尋找不同材質作為創作材料。鑑於對當代首飾工藝的好奇及熱愛,20歲便隻身前往德國就讀慕尼黑美術學院,開啟了他之後廣為人知的藝術發展。

出生於珠寶腕錶世家...

閱讀更多

居於香港,為跨領域藝術家,專長概念式、場域為本及體驗式項目。常以光影、聲音、空間和時間等轉瞬即逝及無形的事物創作。光是媒界,也是比喻,觀照每每被隱藏或忽略的事物。

他曾參與多個大型展覽,策展方包括法國龐比度中心Ircam音樂研究所、意大利羅馬現代藝術美術館、米蘭設計周、南澳洲當代藝術中心、日...

閱讀更多

居於香港,為跨領域藝術家,專長概念式、場域為本及體驗式項目。常以光影、聲音、空間和時間等轉瞬即逝及無形的事物創作。光是媒界,也是比喻,觀照每每被隱藏或忽略的事物。

他曾參與多個大型展覽,策展方包括法國龐比度中心Ircam音樂研究所、意大利羅馬現代藝術美術館、米蘭設計周、南澳洲當代藝術中心、日...

閱讀更多

1976年出生於新加坡。

通過戲劇性的樂譜和光效來呈現大量的歷史參照是何子彥(1976年生於新加坡)創作錄像和裝置作品的主要手法。各不相同的錄像作品向人們揭示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歷史的同時,也在指出我們自身並未察覺的未知。何的作品脈絡參考一系列文學、藝術史和音樂的文獻,一種被擴大強化的模糊、戲劇性...

閱讀更多

1976年出生於新加坡。

通過戲劇性的樂譜和光效來呈現大量的歷史參照是何子彥(1976年生於新加坡)創作錄像和裝置作品的主要手法。各不相同的錄像作品向人們揭示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歷史的同時,也在指出我們自身並未察覺的未知。何的作品脈絡參考一系列文學、藝術史和音樂的文獻,一種被擴大強化的模糊、戲劇性...

閱讀更多

aaajiao是藝術家徐文愷的化名,也是他虛構的網絡分身。1984年(他的出生年份恰好是喬治.奧威爾經典預言式小說的名稱),出生於中國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西安,aaajiao的創作結合了濃重的反烏托邦意識、對文人精神的反思。他的許多作品都致力於探索新的科技和媒體影響之下的文化現象和政治策略,從社交媒體寫...

閱讀更多

aaajiao是藝術家徐文愷的化名,也是他虛構的網絡分身。1984年(他的出生年份恰好是喬治.奧威爾經典預言式小說的名稱),出生於中國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西安,aaajiao的創作結合了濃重的反烏托邦意識、對文人精神的反思。他的許多作品都致力於探索新的科技和媒體影響之下的文化現象和政治策略,從社交媒體寫...

閱讀更多

周育正1976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文憑後研究學程。他通過多元媒介,包括裝置、出版、表演與繪畫, 處理社會與美學的相互關係,塑造出一套簡潔但精心策劃的知識與美學技巧,最終展現藝術、物體和空間的特性。

周育正近期於臺北TKG+(2018)、馬凌畫廊香港(2016)與...

閱讀更多

周育正1976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文憑後研究學程。他通過多元媒介,包括裝置、出版、表演與繪畫, 處理社會與美學的相互關係,塑造出一套簡潔但精心策劃的知識與美學技巧,最終展現藝術、物體和空間的特性。

周育正近期於臺北TKG+(2018)、馬凌畫廊香港(2016)與...

閱讀更多

尼羅.柯廷(Nile Koetting)1989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是一位從事多種媒體創作的藝術家,涵括影像、表演和聲音藝術。他的藝術計畫探索物質與非物質、生物與非生物,在科技時空背景下交互新生的感知。

柯廷的作品在許多國際展覽中展出,如巴黎東京宮(2020)、上海蓬皮杜藝術中心x西岸美術館(...

閱讀更多

尼羅.柯廷(Nile Koetting)1989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是一位從事多種媒體創作的藝術家,涵括影像、表演和聲音藝術。他的藝術計畫探索物質與非物質、生物與非生物,在科技時空背景下交互新生的感知。

柯廷的作品在許多國際展覽中展出,如巴黎東京宮(2020)、上海蓬皮杜藝術中心x西岸美術館(...

閱讀更多

劉玗1985年出生於臺灣。她以隱匿在社會結構下的族群作為研究主題發展了一系列的作品,這些族群的存在對照出當下社會或歷史結構中的時間切面,將我們日常熟悉嚴謹的體制、科學方法做一種模糊分界的重組工作。劉玗從人類的視點、空間屬性的變化與物在體系中流動的身份,勾勒人類演進的過程,逐漸發展出一系列紀錄式田野的...

閱讀更多

/ 劉玗

劉玗1985年出生於臺灣。她以隱匿在社會結構下的族群作為研究主題發展了一系列的作品,這些族群的存在對照出當下社會或歷史結構中的時間切面,將我們日常熟悉嚴謹的體制、科學方法做一種模糊分界的重組工作。劉玗從人類的視點、空間屬性的變化與物在體系中流動的身份,勾勒人類演進的過程,逐漸發展出一系列紀錄式田野的...

閱讀更多

陸揚出生以及工作於上海。他的作品形式受動漫、電子遊戲和科幻的亞文化影響,其輸出涵蓋3D動畫、視頻遊戲裝置、全息、現場演出、VR甚至程序操作等,創造對死亡、無性、精神 疾病以及對真實生命形式和神靈的神經結構之幻想。陸揚的作品涉及與科學家,心理學家,舞者,設計師,實驗作曲家,流行音樂制作人,機器人公司和...

閱讀更多

/ 陸揚

陸揚出生以及工作於上海。他的作品形式受動漫、電子遊戲和科幻的亞文化影響,其輸出涵蓋3D動畫、視頻遊戲裝置、全息、現場演出、VR甚至程序操作等,創造對死亡、無性、精神 疾病以及對真實生命形式和神靈的神經結構之幻想。陸揚的作品涉及與科學家,心理學家,舞者,設計師,實驗作曲家,流行音樂制作人,機器人公司和...

閱讀更多

凱爾.麥克唐納(Kyle McDonald)是一位運用代碼創作的藝術家。他也為其他同樣使用代碼創作的藝術家製作交互式裝置、隱藏式干涉、饒富趣味的網站、工作坊以及工具包(toolkit)。他不斷探索新科技的可能性:了解它們如何影響社會,以誤用它們的方式建構替代未來,旨在散播歡笑、激發好奇心、製造混亂,...

閱讀更多

凱爾.麥克唐納(Kyle McDonald)是一位運用代碼創作的藝術家。他也為其他同樣使用代碼創作的藝術家製作交互式裝置、隱藏式干涉、饒富趣味的網站、工作坊以及工具包(toolkit)。他不斷探索新科技的可能性:了解它們如何影響社會,以誤用它們的方式建構替代未來,旨在散播歡笑、激發好奇心、製造混亂,...

閱讀更多

安娜.普瓦茨基(Ana Prvački)經由音樂、戲劇、面具工藝、建築、美術和養蜂等方面的背景訓練,創作範疇從繪畫跨越至影像、表演和擴增實境(AR)。她通過科學研究、行為研究和情感影響等策略,進行具有環境意識的藝術實驗,旨在為充滿挑戰的日常生活創造富有想像力的工具。

普瓦茨基曾於新加坡南洋理工...

閱讀更多

安娜.普瓦茨基(Ana Prvački)經由音樂、戲劇、面具工藝、建築、美術和養蜂等方面的背景訓練,創作範疇從繪畫跨越至影像、表演和擴增實境(AR)。她通過科學研究、行為研究和情感影響等策略,進行具有環境意識的藝術實驗,旨在為充滿挑戰的日常生活創造富有想像力的工具。

普瓦茨基曾於新加坡南洋理工...

閱讀更多

吳權倫出生於臺灣臺南。自然與文明,生態與政治,媒材與數位之間的不斷改寫、折衷與矛盾,一直是吳權倫創作的普遍背景。他運用電腦生成影像、攝影、素描、現成物、陶瓷等多元媒材,發展成以觀念與研究為基礎的裝置作品。近期作品多從一段收藏/收集的過程起步,關注這些「收藏物/收集物」自有的身分與啟示,再逐漸納入歷史...

閱讀更多

吳權倫出生於臺灣臺南。自然與文明,生態與政治,媒材與數位之間的不斷改寫、折衷與矛盾,一直是吳權倫創作的普遍背景。他運用電腦生成影像、攝影、素描、現成物、陶瓷等多元媒材,發展成以觀念與研究為基礎的裝置作品。近期作品多從一段收藏/收集的過程起步,關注這些「收藏物/收集物」自有的身分與啟示,再逐漸納入歷史...

閱讀更多

張哲熙 (Gary Zhexi ZHANG) 出生於中國蘇州,現生活於倫敦。他關注非穩固型知識,近年的創作與系統方法和規劃技術的歷史息息相關。作為寫作者和編輯,張哲熙正在進行一本言及虛擬金融和災難時刻的著作,預計於2022年完成。

他近期參與多個展覽和放映計畫,包括位於謝菲爾德的Bloc Pr...

閱讀更多

張哲熙 (Gary Zhexi ZHANG) 出生於中國蘇州,現生活於倫敦。他關注非穩固型知識,近年的創作與系統方法和規劃技術的歷史息息相關。作為寫作者和編輯,張哲熙正在進行一本言及虛擬金融和災難時刻的著作,預計於2022年完成。

他近期參與多個展覽和放映計畫,包括位於謝菲爾德的Bloc Pr...

閱讀更多

張慧婷居於香港,主要從事白牆以外的藝術,在公共空間及社區,策劃協作及參與式藝術項目。她認為「策劃」(curate)是關懷(care),藝術是一種媒界,思考怎樣存在於這個世界。她的創作以過程主導,以可觸可感的物料,塑造感知與關係,亦常用文字,探索多重語境。 ...

閱讀更多

張慧婷居於香港,主要從事白牆以外的藝術,在公共空間及社區,策劃協作及參與式藝術項目。她認為「策劃」(curate)是關懷(care),藝術是一種媒界,思考怎樣存在於這個世界。她的創作以過程主導,以可觸可感的物料,塑造感知與關係,亦常用文字,探索多重語境。 ...

閱讀更多

賴志盛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繃緊的線索,收集水珠的小孔,或是破牆而出的樹木等。其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了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賴志盛關注細節,常在特定空間的不同元素之間創造新關係,直接與觀眾的身體及存在感知相溝通,作品帶有一種輕鬆、富有玩樂意味的極少主義傾向。在199...

閱讀更多

賴志盛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繃緊的線索,收集水珠的小孔,或是破牆而出的樹木等。其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了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賴志盛關注細節,常在特定空間的不同元素之間創造新關係,直接與觀眾的身體及存在感知相溝通,作品帶有一種輕鬆、富有玩樂意味的極少主義傾向。在199...

閱讀更多

2003年自北藝大美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蘇匯宇持續以錄像、攝影與裝置藝術來探討大眾媒體對於身體、日常生活與意識型態的影響,近期則開始著迷於古籍、老電影、稗官野史或事件的收集彙整,並借用電影工業中的「補拍」(Re-shooting)做為方法進行創作。蘇匯宇認為,透過「補拍」,我們可以為那些來自過去的,...

閱讀更多

2003年自北藝大美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蘇匯宇持續以錄像、攝影與裝置藝術來探討大眾媒體對於身體、日常生活與意識型態的影響,近期則開始著迷於古籍、老電影、稗官野史或事件的收集彙整,並借用電影工業中的「補拍」(Re-shooting)做為方法進行創作。蘇匯宇認為,透過「補拍」,我們可以為那些來自過去的,...

閱讀更多

1980年出生於台灣台北。
現居、創作於台灣台北。

蔡佳葳於2002年獲得羅德島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及藝術建築史學位,並於2010年完成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塞納河計畫。

蔡佳葳創作探討地理、社會和精神性,鼓勵觀者跨越自身思考的框架。她同時關注人與自然,並思考文化信仰、精神性與無常之間的複...

閱讀更多

1980年出生於台灣台北。
現居、創作於台灣台北。

蔡佳葳於2002年獲得羅德島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及藝術建築史學位,並於2010年完成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塞納河計畫。

蔡佳葳創作探討地理、社會和精神性,鼓勵觀者跨越自身思考的框架。她同時關注人與自然,並思考文化信仰、精神性與無常之間的複...

閱讀更多

「喉音」歌唱高手/演員/聲音創作者
一九七三年,生於英國倫敦。
現於東京生活和工作。
他即興演奏音樂,如用電子聽診器讀取並放大心跳,透過「聲音」和「燈光」,傳達表演的原創性和生命力,進而與觀眾在同一個場域裡形成深層共鳴。
...

閱讀更多

「喉音」歌唱高手/演員/聲音創作者
一九七三年,生於英國倫敦。
現於東京生活和工作。
他即興演奏音樂,如用電子聽診器讀取並放大心跳,透過「聲音」和「燈光」,傳達表演的原創性和生命力,進而與觀眾在同一個場域裡形成深層共鳴。
...

閱讀更多

1987年出生於重慶雲陽,201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他曾於2008年獲得四川美術學院的 「當代藝術檔案特殊獎」,2015年獲 「三亞藝術季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他兩次入選第18屆和第19屆 「Sesc巴西錄像藝術節」,於2017年入圍「HUGO B...

閱讀更多

/ 陶輝

1987年出生於重慶雲陽,201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他曾於2008年獲得四川美術學院的 「當代藝術檔案特殊獎」,2015年獲 「三亞藝術季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他兩次入選第18屆和第19屆 「Sesc巴西錄像藝術節」,於2017年入圍「HUGO B...

閱讀更多

日目247Visualart負責人

日目247Visualart作品涵蓋平面、空間及數位媒體。團隊執行多國展覽及頒獎典禮主視覺及多媒體影音製作、擅長透過影像敘事。作品曾獲德國Out-Put Award-優選、香港環球設計大獎賽-金獎、休士頓國際影展-金獎、德國if獎、漢堡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閱讀更多

/ 陳普

日目247Visualart負責人

日目247Visualart作品涵蓋平面、空間及數位媒體。團隊執行多國展覽及頒獎典禮主視覺及多媒體影音製作、擅長透過影像敘事。作品曾獲德國Out-Put Award-優選、香港環球設計大獎賽-金獎、休士頓國際影展-金獎、德國if獎、漢堡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閱讀更多

1993 年出生,現生活於台北。 ...

閱讀更多

1993 年出生,現生活於台北。 ...

閱讀更多

真真zhēnzhēn,一個創造「光」的研究室,透過製作照明的過程之中,與傳統鑲嵌玻璃工藝接軌,希冀利用作品傳達出「慢」、「惜」、「新」等現代日漸消逝的美好態度。透過主題展覽推進照明工藝的各種可能性,以品牌即是平台的概念,探索未知的創作範圍,共同抵達於光的前方。
...

閱讀更多

真真zhēnzhēn,一個創造「光」的研究室,透過製作照明的過程之中,與傳統鑲嵌玻璃工藝接軌,希冀利用作品傳達出「慢」、「惜」、「新」等現代日漸消逝的美好態度。透過主題展覽推進照明工藝的各種可能性,以品牌即是平台的概念,探索未知的創作範圍,共同抵達於光的前方。
...

閱讀更多

以聲音為主要創作媒材,關注聲音蘊涵的文化脈絡與紋理,作品常映照聲音與環境、個人/集體記憶或內在情緒的關係。交織田野錄音、電子和物件聲響,其探索常擺盪在錄音聲音的紀錄及虛構、敘事及想像特質間;亦時常混融其他媒材及藝術領域創作,以裝置、表演、聲音紀錄片、電子原音音樂等形式呈現。另也從事舞蹈劇場及影像聲音...

閱讀更多

以聲音為主要創作媒材,關注聲音蘊涵的文化脈絡與紋理,作品常映照聲音與環境、個人/集體記憶或內在情緒的關係。交織田野錄音、電子和物件聲響,其探索常擺盪在錄音聲音的紀錄及虛構、敘事及想像特質間;亦時常混融其他媒材及藝術領域創作,以裝置、表演、聲音紀錄片、電子原音音樂等形式呈現。另也從事舞蹈劇場及影像聲音...

閱讀更多

一直以來,在高雅婷的繪畫主題中,她不斷處理對不同時刻與場景的反覆回望,她在東方山水式的構圖中穿入當代的閱讀方法與身體感知,在描述自然的景色裡點進極為繽紛甚至帶有人工螢光感的色彩,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她的作品呈現出既抽離於現實,但又與當代視覺經驗交疊、如多重視窗般的閱讀質地。對高雅婷而言,談論歷史不一定只...

閱讀更多

一直以來,在高雅婷的繪畫主題中,她不斷處理對不同時刻與場景的反覆回望,她在東方山水式的構圖中穿入當代的閱讀方法與身體感知,在描述自然的景色裡點進極為繽紛甚至帶有人工螢光感的色彩,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她的作品呈現出既抽離於現實,但又與當代視覺經驗交疊、如多重視窗般的閱讀質地。對高雅婷而言,談論歷史不一定只...

閱讀更多

1983出生於台灣台中,現生活與工作於台灣台北。
2016年畢業於法國菲諾爾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

在藝術的實踐上,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

曾經舉辦的個展包括於紐約的藝術家駐村計畫 (ISCP)「許家維:黑與白-馬...

閱讀更多

1983出生於台灣台中,現生活與工作於台灣台北。
2016年畢業於法國菲諾爾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

在藝術的實踐上,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

曾經舉辦的個展包括於紐約的藝術家駐村計畫 (ISCP)「許家維:黑與白-馬...

閱讀更多

生於台灣,臺北。主修雕塑,啟發自對於立體造型的嚮往,於德國六年專注修習當代首飾創作。歐陸的當代首飾藝術奠基於完整的教育系統與產業結構整合,德式嚴謹的環境洗鍊後,表現出深刻務實的專業態度。

謝旻玲透過教育、國際策展、個人創作來了解未知的自己以及我所生活的環境。創辦Mano慢鏝當代首飾概念性的策展...

閱讀更多

生於台灣,臺北。主修雕塑,啟發自對於立體造型的嚮往,於德國六年專注修習當代首飾創作。歐陸的當代首飾藝術奠基於完整的教育系統與產業結構整合,德式嚴謹的環境洗鍊後,表現出深刻務實的專業態度。

謝旻玲透過教育、國際策展、個人創作來了解未知的自己以及我所生活的環境。創辦Mano慢鏝當代首飾概念性的策展...

閱讀更多

2011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畢業


...

閱讀更多

2011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畢業


...

閱讀更多

傑克.艾維斯(Jake Elwes)1993年出生於英國倫敦,2013至2017年就讀於倫敦大學學院斯萊德美術學院。他運用人工智能和換臉技術進行媒體創作,在這些系統運行的成敗中尋找著詩意與敘述性,並探查其背後的編碼準則和倫理,從而提出質疑。

艾維斯的作品曾在國際上多個美術館和畫廊展出,包括德國...

閱讀更多

傑克.艾維斯(Jake Elwes)1993年出生於英國倫敦,2013至2017年就讀於倫敦大學學院斯萊德美術學院。他運用人工智能和換臉技術進行媒體創作,在這些系統運行的成敗中尋找著詩意與敘述性,並探查其背後的編碼準則和倫理,從而提出質疑。

艾維斯的作品曾在國際上多個美術館和畫廊展出,包括德國...

閱讀更多

卡洛琳・阿萊(Caroline Halley des Fontaine)1971年出生於法國,是一名攝影藝術家,致力於透過創作的過程,探索這個世界秘密與傳說。阿萊走訪世界各地的偏遠地區,尋覓著古老的傳統和習俗。

在1999-2009年之間,阿萊前往全球各處的聖地進行探險活動,進行著《時間與寂靜...

閱讀更多

卡洛琳・阿萊(Caroline Halley des Fontaine)1971年出生於法國,是一名攝影藝術家,致力於透過創作的過程,探索這個世界秘密與傳說。阿萊走訪世界各地的偏遠地區,尋覓著古老的傳統和習俗。

在1999-2009年之間,阿萊前往全球各處的聖地進行探險活動,進行著《時間與寂靜...

閱讀更多

羅伯特・潘是義大利當代藝術界數一數二知名藝術家。身為藝術家的突破,他將樹脂材料昇華到絕美的境界,技術完美到位,無人能出其右。觀者受他精湛非凡的技藝吸引,羅伯特的平面雕塑中,每一個圓點都是不曾重複的混合色,必須施作一層又一層的樹脂與顏料,密封後再研磨並拋光,鉅細靡遺詮釋不透明和透明區塊間的光線方能完成...

閱讀更多

羅伯特・潘是義大利當代藝術界數一數二知名藝術家。身為藝術家的突破,他將樹脂材料昇華到絕美的境界,技術完美到位,無人能出其右。觀者受他精湛非凡的技藝吸引,羅伯特的平面雕塑中,每一個圓點都是不曾重複的混合色,必須施作一層又一層的樹脂與顏料,密封後再研磨並拋光,鉅細靡遺詮釋不透明和透明區塊間的光線方能完成...

閱讀更多

林鴻文(1961—)

1982年自國立藝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畢業,1984年獲邀台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雙年展前身),對其創作歷程影響甚鉅。

1986年回到台南,向外延伸對人文社會與環境生態的關懷。90年代幾次重大颱風造成的災難,加上921地震的環境崩毀,使其...

閱讀更多

林鴻文(1961—)

1982年自國立藝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畢業,1984年獲邀台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雙年展前身),對其創作歷程影響甚鉅。

1986年回到台南,向外延伸對人文社會與環境生態的關懷。90年代幾次重大颱風造成的災難,加上921地震的環境崩毀,使其...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