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estial Eyes

鎌田治朗

移動的藝術—天穹之眼
「光線經過億萬年的時間來到我們眼前,光是想像這段旅程的故事就令人振奮。」— 鎌田治朗


當代珠寶的發展,不僅止於裝飾性的意義,更是體現個人探索微型空間、情感文化連結的載體。「它」不僅是可佩戴的藝術品,更是一種哲學思考,集合材質實驗及微觀空間的美感經驗。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Photo: Chen Yung Hua


光線,既是科學的,也充滿神秘性。穿戴光線是人類一種原始的欲望。這正是鎌田治朗(Jiro Kamata,1978-)在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獲得創作靈感的來源。在這裡,他學習如何捕捉來自宇宙的星光及其所承載的資訊,這些光線所經歷的漫長時間,使他對光線的理解達到了新的高度。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看見滿天繁星、無垠的星光閃爍,激發了他對天文學的興趣。在澳洲東南部拉伊(Rye)鎮,他親眼目睹南大洋「彎曲的地平線」,西沉的太陽把廣闊的天空染成從藍到橙驚人的漸變色,並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個美麗的弧形。鎌田清楚地記得當時突然襲來的奇妙感覺——那是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地球是一個球體——這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他意識到,球體是天文學的核心形狀,兩個重疊的球體所形成的圓形,像一顆「眼睛」。他開始深入探索「磷」的元素,字源意思是「攜帶光的東西」(What carries the light),對他而言,這不僅是科學的概念,更是宇宙、星河與球體之間聯繫的象徵。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Photo: Chen Yung Hua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Photo: Chen Yung Hua


鎌田治朗以其微型光學雕塑(藝術珠寶)而聞名。他擅長利用光線、色彩折射等元素創造出迷幻且變化無窮的視覺體驗,作品的形態讓人聯想到黑洞、星系、神話,甚至是古老的符號。在此次與ALIEN MODE的合作項目《天穹之眼》(Celestial Eyes)中,他不僅深入探索材質的選擇與形態發展,還著眼於如何透過設計實現永續目標,深化文化與生態之間的協同價值。

近三十年來,鎌田治朗拆解並重新理解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代的數千件相機鏡頭,從中汲取靈感,探索光線科學的文明旅程。他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光學現象——帕爾伯效應(Peltier effect),這樣的現象使光線在照射下產生球形晶體,原理與3D全像投影技術相似。為了穩定呈現這個效果,他創造了一個環形結構,將光線的最細緻表達封鎖其中。這個設計不僅捕捉了光的精髓,還呈現日出時的美麗景象,從側面觀察,就像一顆小豆子,凝聚著光的力量。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Photo: Chen Yung Hua


鎌田治朗從小對珠寶充滿熱情,這次他終於實現了創作屬於自己寶石的夢想,將這個原創晶體命名為「ALIEN」,並刻上「Jiro Kamata x ALIEN」,紀念這個創新的里程碑。對他來說,這不僅是珠寶,而是關於光、宇宙與哲學的詩意旅程。

「我認為這些作品與『生命性』的概念密切相關,是與個人生活方式融合的藝術。」鎌田治朗說。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Photo: Chen Yung Hua


天穹之眼: 鎌田治朗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2025.01.10 (Fri.)– 2026.01.11(Sun.)

主辦單位|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策展人|邵雅曼

藝術家|鎌田治朗

策展團隊|ALIEN MODE

時裝合作|APUJAN 詹朴

影像藝術|王海齡

藝術攝影|陳詠華

視覺演繹|劉欣瑜

肢體演譯|蘇鈺婷

學術主持|張志龍

空間構想|水谷隼人

視覺設計|蔡馨儀

紀錄編導|謝婉滢

盒形設計|Julia Andratschke

特別感謝|謝旻玲, 許莫, 髮型藝術 - Weic Lin, 彩妝藝術 - Sunny Hsu

SCHMUCK

自1959以來,每年在德國慕尼國際工藝博覽會(International Handwerksmesse, IHM)舉辦的Schmuck展覽,吸引全球頂尖珠寶藝術家們的參與,以及收藏家、博物館策展人、藝廊等前往觀摩。每年依照作品形式、材質的創新、文化故事性、社會議題關注度、藝術家個人背景等,遴選出三位年度藝術家代表,該展覽的獎項Herbert Hofmann奬更被譽為珠寶設計界的奧斯卡獎,是當代首飾界的重要殊榮。Schmuck的定位,使其不僅是一場展覽,也是當代珠寶設計的文化符號,持續推動全球珠寶作為藝術形式的發展。2023年,鎌田治朗作品獲選為該年度Schmuck雜誌的封面。

隨著當代藝術的發展,當代藝術珠寶已進入藝術收藏的範疇。國際上許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關注珠寶作品中蘊藏的藝術性、原創性與文化敘事,視其為藝術品的一部分。這種轉變顯示珠寶作為當代藝術的一種延伸,從個人佩戴的視覺表達轉向公共展示與收藏的價值體現,拓展了珠寶設計的文化意涵與歷史定位。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Photo: Chen Yung Hua

‘Celestial Eyes: Jiro Kamata’ © ALIEN MODE. Photo: Chen Yung Hua

踏入鎌田治朗(Jiro Kamata)的作品世界,觀眾將感受到來自宇宙星光的時間次元。《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ALIEN MODE © ALIEN ART CENTRE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當代首飾正逐步進入博物館與收藏家的視野,這是珠寶作為當代藝術形式發展的變革。金馬賓館展示了鎌田治朗在探索光線科學旅程中被美術館/博物館機構收藏的重要代表作品。《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ALIEN MODE © ALIEN ART CENTRE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穿上光是人類的原始慾望。」透過《天穹之眼》,ALIEN MODE 與鎌田治朗共同探索了當代首飾的無限可能性。《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ALIEN MODE © ALIEN ART CENTRE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天穹之眼》跨界德日台三國多位藝術家,共同呈現結合藝術、時尚與天文科學的跨界展演。《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ALIEN MODE © ALIEN ART CENTRE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策展人邵雅曼合作當代首飾藝術家鎌田治朗 (Jiro Kamata)、時裝設計師APUJAN詹朴、導演王海齡、藝術攝影陳詠華、名模劉欣瑜、建築師水谷隼人 (Hayato Mitzutani)、舞者蘇鈺婷等多位藝術家,共同呈現當代首飾視幻空間的無限可能。《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ALIEN MODE © ALIEN ART CENTRE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2024年新作「Holon Raum」使用141顆鏡頭,體現人類所處時代的共通記憶。《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ALIEN MODE © ALIEN ART CENTRE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