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邵永添的繪畫,如同閱讀了他的整個人生,一切的源頭來自於「信仰的力量」,多層次的生命歷程,從農民、工人、經商,農工商都走過一輪,遭逢一連串的失敗,卻又有不輕易放棄的堅持,使得「信仰」成為邵永添生命實踐的動力,亦使得邵永添透過繪畫來追求自身信仰的虔誠,因此,其繪畫成為一種對於神靈與自身儀式性的虔敬。
信仰對於神靈的寄託,也有著對於家鄉高雄阿蓮土地的熱愛,亦呼應其以「農」為啟程的生命之旅,對於土地、植物、農作、大自然連結信仰中的靈性,以此達到天(神靈)、地(家鄉)、人(藝術實踐)的合一之境,即是「無穹・無盡」,呼應宇宙(天)、自然(地)和人類(人)三者視為相互聯結、和諧共存融為一體,也呼應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天地人」貫穿著邵永添的繪畫,以信仰達到三者之間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和諧不僅體現在個體與自然的關係中,也體現在社會倫理和道德秩序中。儒家提出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強調人應遵循天道,實現自身的道德完善。道家則追求 “道法自然“,倡導無為而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法則,避免干擾天地的運行,此「天命」與「率性」,亦可在邵永添的抽象繪畫看出,呼應天地人所追求的「無穹・無盡」。
「天命」與「率性」透過信仰的藝術創作,有著純真、素人、野性、無框架的創作直覺,也呼應著Marilyn Zurmuehlen的《Studio Art: Praxis, Symbol, Presence》講述的藝術實踐與創作方法的方式,沒受過美學訓練的孩童,藝術創作的過程從最初的行動(Praxis)開始,創作者在這個階段通常會隨意地探索材料和技術,接著有意識地做出標記,並逐步賦予這些標記特定的意義,隨後標記演變為更具複雜性的符號(Symbol),代表更深層次的概念和思想,最終創作達到「存在(Presence)」的審美境界,以此邏輯觀看邵永添的創作可以區分成五年的五個階段,分別是「野生性」、「偶發性」、「身體性」、「機械性」、「靈能性」的五個階段,邵永添追求信仰的靈動也呼應André Breton於1924年出版的《Manifestoes of Surrealism》,以純粹的心理自動化,表達思維的真實運轉,這種方法不受理性控制,是一種在創作過程中尋求排除意識控制,以自由流露潛意識思維和情感的技法。
「野生性」包含著邵永添的緣起系列與畫筆時期系列《日出九龍山(油畫)》、《納福》、《希望》、《變化萬千》等作品,「野生性」講述著未被馴化與沒有框架的「野」,在此時期可以看出邵永添在建築產業中領悟的禪境,畫面不需要追求完美,而是追求「自然性」,因此這階段大多創作為「寫生」,但卻不強調寫實或真實,而是與當下心境與隨即的停筆,這種野性也符合禪境強調的不拘束與自由。
「偶發性」則是邵永添摸索材料的階段,追求「自動性技法」的「偶發」,這時期以「不受控制」或「在失控中找尋精準」,成為邵永添對於信仰的「靈動感」,以偶發來比擬靈動,此部分也呼應自動主義(automatism)對於潛意識的思考。此階段包含原色散點式系列、滴畫與甩系列、炸彈系列,作品包含《天意》、《生命的厚度》、《富貴》、《生生不息》等,這些作品使用了大量顏料的流動與使用地心引力的垂流,在沒框架下潛意識的實驗創作,也呼應1940年代藝術史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對於自動性繪畫的探索,如Jackson Pollock的drip painting或Mark Rothko的color block,抽象表現主義來自於自動主義,也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影響,特別是關於夢境和潛意識的研究,也剛好能呼應信仰與精神之間的關聯。
「身體性」則是以「身體的運動」轉譯成繪畫的思考階段,此部分更接近信仰中的「儀式性」,透過大量的運動,來達到身心虔誠的追求。這階段包含徒手抹壁與身體拓印系列、瀑布系列、風格融合系列,作品包含《腳踏實地賺大錢》、《彩虹雨》、《龍脈》、《定》等,「身體性」也深受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這部分更延伸到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透過邵永添對於信仰的身體運動,增加其身體感知與繪畫之間的共感。
「機械性」來自於邵永添對於少時求學關於「模具」與「工廠」的記憶,機械性,包含著大量的重複性,失控精準化等特性,透過可控制與不可控制兩者的交替,找尋機械與身體之間的聯覺。這個階段包含空氣雕塑系列、曼陀羅系列、慢速轉盆系列、文公尺系列、不求人系列,此部分繪畫的機械性,並非使用機械來做畫,而是把作畫進行一種程式化(program),透過如同寫程式一般,把畫面與產生畫面的方式進行一種模組,如同寫程式一樣,設計產生亂數的方式,並在可以控制的範圍裡,進行有設計過的失控,達到大量重複性的繪畫結果,又有著不可預期的自動性技法之產生,進一步的讓靈動與自身融合。
「靈能性」則是結合上敘「野生性」、「偶發性」、「身體性」、「機械性」的總合,也是邵永添五年階段性在創作中的融合與省思。這階段包含著四季系列、三十六重天系列。此階段也融合了上敘的各種對於偶發或自動性技法的實驗,如四季,結合現場的行為藝術,並且用潑灑的方式,透過播種的動作,進行抽象繪畫的創作,呼應四季在大自然的重要,而三十六重天則是運用顏料為基底進行覆蓋,再透過空壓機吹出覆蓋下的內在,呼應三十六重天的內觀與外觀,兩件作品。四季中的二十四節氣代表著「地」,三十六重天代表著「天」,而邵永添的繪畫實踐代表著「人」,即是天地人的集結,亦是「無穹・無盡」。
「無穹・無盡」代表著「天地人」,“天”代表的是宇宙、自然界的運行法則和秩序。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天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萬物的主宰和規律的制定者。例如,在儒家思想中,天被視為道德和倫理的最高源頭,人應遵循天的旨意和規範,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則強調順應自然,尊重天道,不妄為,以求與天地之間的和諧。“地”則代表著自然界和物質世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地提供了資源、空間和生態系統,使得生命得以繁衍生息。古代中國人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農業社會尤其重視土地的利用和保護。在風水學中,地理位置和環境的選擇被認為對人的運勢有重要影響,這反映了“地”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人”是天地間的生命體,也是“天地人”三者中的關鍵一環。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社會屬性。在儒家思想中,人被賦予了道德責任和社會責任,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道家則強調人應該效法自然,保持純真樸實的本性,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此天地人的精神,貫穿著邵永添的生命,與為何要透過藝術創作,與自身信仰融合,也就是對於信仰的一種虔誠向度。
本次展覽《無穹・無盡》,以五年畫家、五十七年藝術家為核心命題,五年畫家展示邵永添「野生性」、「偶發性」、「身體性」、「機械性」、「靈能性」五個階段的繪畫成果,討論繪畫中的天地人,與無穹無盡。五十七年藝術家則是拓樸邵永添的生命史,以另一種天(社會)、地(企業)、人(員工),來訴說五十七年的人生觀,與如何用此人生觀,影響員工、革新企業、改變社會,五十七年藝術家展出五組大型結合科技藝術之新媒體裝置,包含作品《重複與信仰》、《家書的智慧與人工智慧》、《四季沉浸式光雕裝置》、《繪畫的路徑 - 靈動的能量》、《踏雪尋念》。《重複與信仰》的作品強調繪畫的機械性,以機械手臂模擬邵永添的繪畫之動作,展現繪畫的另一種機械性。《家書的智慧與人工智慧》則是以邵永添的家書,透過AIGC人工智慧生成的方式,把家書的文字輸進AI運算,產生圖像與音樂,AI的角色意味者觀眾,呈現取樣下的歷史,邵永添於作家與藝術家身分之間的轉換,從「文章上的畫布」到「畫布上的文章」。《四季沉浸式光雕裝置》則是將藝術家標誌性的4200號大型現地創作《四季》轉變成四面投影的沉浸式空間,再透過投影機光雕光與影的影像流變,使用光影刻劃天地萬物的更迭。《繪畫的路徑 - 靈動的能量》則是透過動態捕捉系統,捕捉邵永添繪畫的運動軌跡,再將其繪畫路徑透過浮空顯示的方式,以資訊視覺化,把繪畫的立體感與空間感呈現在多媒體粒子系統中,體現邵永添的創作不只是繪畫,也是一場表演,更是隱藏著天機的數據。《踏雪尋念》為體感互動裝置,透過觀眾身形的介入,觀眾行經的軌跡雪白的輪廓將綻放出豐富的色彩,體現邵永添《三十六重天》創作的過程畫面-在迷霧裡綻放色彩的光芒;此互動裝置讓藝術家的繪畫性透過觀眾的肢體動作完成,也呼應作品《三十六重天》的本質。
五年畫家,讓其信仰與繪畫融合,探討天(信仰)、地(自然)、人(繪畫),追求創作自由和心理真實性的技法,通過排除意識干擾,讓潛意識自由表達。五十七年藝術家,讓其信仰與新媒體融合,透過跨領域的方式,則是探討天(社會)、地(企業)、人(員工),透過新媒體藝術再次詮釋,從而創造出富有深度和獨特性。「無穹・無盡」存在於兩種不同的天地人之間,也讓兩種不同的天地人可以共存,五年畫家、五十七年藝術家,造就了信仰的力量,與如何可以透過信仰來完美生命的無穹無盡。
無穹.無盡:邵永添
Infinite Voyage: Shao Yung-Tien
2024.09.11 (WED.) – 2025.08.31 (SUN.)
策展人|邵雅曼、羅禾淋
主辦單位|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策展團隊|永添藝術
協力製作|黃孟凡、林佩穎、謝雨庭、黃姿婷、林亭羽、劉友真
特別感謝|陽明交大林一平終身講座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潘保源、劉芳一、李杰恩、許莫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Infinite Voyage:Shao Yung-Tien,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