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刻空間之影

邵雅曼

前往展覽

藝術家


如果我們對想像的世界感到好奇,應該先對眼前的真實世界發出疑問。如俄國評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所說,被習慣吞噬的日常等於沒有生命。藝術的目的不是讓人認得某種事物,而是讓我們對事物產生感覺。森田恭通深層的美學視野,透過鏡頭捕捉靜謐暗色底下起伏不定的心潮,這些空間之影所觸動的人間景觀,探索著存在的奇妙。

日本文化深層,有一個影響無數美學實踐者的視角,認為美不是存在於物體本身,而是物體與物體之間所形成的陰翳。谷崎潤一郎比喻,半透明如玉的羊羹,彷彿最深處都吸收了日光,那種色調之深奧,在西式點心絕對見不到,將那方冰涼含入口中,好像室內的黑暗化為一團甘甜在舌尖融化,本來其實沒那麼美味的羊羹,因此增添了深奧的風味。這種內在精神場所與光的關係,成為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神秘」,一種存在於暗影間、沉澱靜默的生命力。

然而,令我感興趣的是,陰翳的現代性。當葛羅培斯看見日本桂離宮,才驚覺包浩斯所奮鬥的一切在古老的日本文化中存在著相似之物。他以阿爾普(Arp)、布朗庫西(Brancusi)來形容石庭的静謐與愉悅。葛羅培斯看見秩序、垂直與水平組合的多樣性、自然材質、少裝飾、非對稱的特點。我認為陰翳的現代性,不僅在於光明與暗影層次,也存在於連結内與外的中途點,這種相互滲透的關係,如黑川紀章設計福岡銀行總部的「灰空間」,亦如馮德萊恩提倡經驗美麗的包容與永續性的一種典範。陰翳的現代性,其實是一種共性的哲學。

人們從建築認識森田恭通,認為他從設計跨域創作藝術。值得一提的是,明治維新之前,日本辭典裡沒有「建築」(けんちく)的詞彙,沒有「建築師」或「設計師」的概念,只有「工藝家」或「藝術家」。早在森田開始投入設計生涯之前,他已開始以攝影的視角瞭解光影的世界。他將藝術感作為雕刻的方式呈現,通過細微的內心整理,感官和精神上的細微接觸,訴諸心理面效果下的美學意義 。

森田恭通在藝術的尋求上,有意識地透過光線與暗影,形成極端的靜止,一種短暫又雋永的情景。他對世界的描述,彷彿深入魂魄的對話。創作的意義應是雕塑生命之流,如塔可夫斯基所言,提煉人的時代性與社會性,探索信仰、道德、欲望、救贖、懊悔、犧牲等人性範疇。

感官世界: 森田恭通
The Universe of Sensation: Yasumichi Morita
2024.11.07 (Thu.)– 2025.11.02(Sun.)

藝術家|森田恭通
策展人|邵雅曼
學術主持|龔卓軍
主辦單位|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策展團隊|永添藝術
合作夥伴|GLAMOROUS co.,ltd.
友館合作|高雄市立美術館、香港漆咸居藝術研究與交流中心及魏麗洋女士、屋物工作室
特別感謝|羅丹美術館、凡爾賽宮、伊勢神宮、伊勢市觀光協會、公益社團法人 伊勢志摩觀光會議機構

'Éloge de l’ombre (In Praise of Shadows) | Ise Jingu' © Yasumichi Morita

'Éloge de l’ombre (In Praise of Shadows) | Ise Jingu' © Yasumichi Morita

'Éloge de l’ombre (In Praise of Shadows) | Ise Jingu' © Yasumichi Morita

'Éloge de l’ombre (In Praise of Shadows) | Ise Jingu' © Yasumichi Morita

'Éloge de l’ombre (In Praise of Shadows) | Ise Jingu' © Yasumichi Morita

'In Praise of Shadows | Château de Versailles' © Yasumichi Morita/Château de Versailles

'In Praise of Shadows | Château de Versailles' © Yasumichi Morita/Château de Versailles

'In Praise of Shadows | Château de Versailles' © Yasumichi Morita/Château de Versailles

'Porcelain Nude' © Yasumichi Morita

'Porcelain Nude' © Yasumichi Morita

'Porcelain Nude' © Yasumichi Mor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