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勤

©Hsiao Chin Art Foundation

蕭勤 (1935-),國家文藝獎得主,東方畫會創始人,乃少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活躍至今的抽象大師,以東方靜觀精神實踐抽象藝術創作,更致力將中國現代藝術推出海外。透過不斷自省與精神的探索,直觀生命的始源。

蕭勤所創辦並發起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1962-),以「靜觀精神」為旗號,「龐圖」乃義大利語「點」(punto)之音譯,在哲學上是為宇宙萬物之開端與基本元素,在藝術上則為作品中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此運動獲得許多重要西方大師包括封塔納 (Lucio Fontana)、索托 (Jesús Rafael Soto)、米諾(Dada Maino)、卡斯特納尼(Enrico Castellani)之響應與支持,數年之間擴展至西歐多個重要城市,於整個六○年代舉行展覽共十三次,參與藝術家在頂峰時期多達亞、歐、美洲二十六名成員,成為戰後西方唯一由亞洲藝術家發起、以東方哲學為思想宗旨的國際前衛藝術運動。

蕭勤旺盛的創作力至今依然震撼人心,以東方靜觀精神實踐抽象藝術創作,從道家思想為本,以靜觀藝術為引,重新內斂構成「象」,同時也是藝術家對於自我心性、甚至是宇宙運行真理的追求。通過繪畫的淬煉,蕭勤一生不斷追尋天人合一,回歸心性,探求純粹而深刻的生命意涵。

| 簡歷 |
蕭勤重要事蹟年表
1935 出生於上海。父親蕭友梅(1884-1940)為同盟會成員,曾任 1927 年所創立的中國第一間音樂學院—「國立音樂院」院長。

1952 經師兄霍剛介紹,加入臺北安東街李仲生(1912 - 1984)畫室,正式開始研究現代藝術,由後期印象派入門。李仲生強調「用腦去想,用心去感受,再用眼去觀察,最後用手來表現」,對蕭勤往後的創作影響深遠。

1956 獲西班牙政府獎學金資助前往西班牙留學,但因馬德里和巴塞隆納的藝術學院教法保守,放棄入學。

1957 「第一屆東方畫展 – 中國、西班牙現代畫家聯合展出」首展於十一月在臺北新聞大樓及巴塞隆納花園畫廊同時展出。首創中西畫家聯展以及首開國內繪畫團體出國展出的先例。受非形象藝術、行動繪畫的影響,以油彩創作書法式的抽象繪畫,在書法律動中增添了意象與情緒的成份。

1959 受義大利空間派造型空間的啟發,同時開始對道家思想感興趣,致力追求精神性的深化。年底遷居米蘭。結識空間派創始人盧齊歐.封塔那,「零」畫派皮耶羅.曼佐尼、恩里科.卡斯特拉尼。。

1961 開始接觸印度壇城思想和外星、太空事物,反映於稍後創作。油畫的創作到此年結束,自此之後改用墨水、彩墨、不透明水彩及壓克力顏料創作,畫面變得更空闊自由,並善用留白空間及以單色作畫。與李元佳、義大利畫家卡爾代拉拉和日本雕塑家吾妻兼治郎發起「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1963 自1960年代起接觸道家思想和印度壇城宗教畫的造型與思想,本年起研究禪宗思想以及西藏抽象的造型,因而奠定其畫風及路線。開始以太陽及四射的光為造型,作精神震動、能量擴張的象徵表現。造型由流動轉回到對稱結構,色彩仍保持淡薄透明,但日趨豐富。《太陽》系列約持續至1966 年止。「中國當代藝術家」展覽於西德萊凡庫森美術館,趙無極、丁雄泉、朱德群、貝聿銘、熊秉明等人參展。

1967 移居紐約曼哈頓至1972年。在1967 - 1976期間創作《硬邊》系列,視平塗色面的色相對比,以突出的直角或銳角、具有方向性指涉的尖銳造型、非對稱性的結構與構圖,創造出具張力的畫面動態感。以形式的思索取代了哲理性的抒情表現,強調在作品中所建構的「象徵性的宇宙空間」、一個自存自足的「生命世界」。

1972–73 1972年重返米蘭定居,翌年全心投入佛教禪宗,靈感皆源自於宇宙間渾然大化、無形卻又無所不在的生命力,他將之稱為「精」的力量。蕭勤回返宇宙本源,以無我、忘我的心境諦觀「禪」與「炁」之境界,藉自然無為的筆勢以及直覺性色彩來傳達宇宙大世界中無可名之的能量律動與變化。

1977 於米蘭與人類學家羅索、哲學家比費・兼迪利、藝評家阿爾布濟、吾妻兼治郎、蓋格爾、羅布斯迪、通爾逵司特及提爾遜等九人發起「太陽國際藝術運動」(SURYA)。

1989 對「北京之春」及「天安門事件」有所感觸,開始以濃濁的壓克力顏料創作《天安門》、《中國之再生》、《蛻變》等系列作品。榮獲臺北李仲生基金會藝術成就獎。在丹麥哥本哈根發起「國際SHAKTI」(炁)運動,並於哥本哈根展出第一屆「Shakti」。

1990-91 1990年,蕭勤的女兒莎芒妲意外去世,藝術家幡然 體會生命一階段之結束,實乃另一階段之開始, 《莎芒妲之昇華》系列因而成為他人生轉捩時期的 重要創作。由此開始蕭勤重新出發,以廣闊的胸 襟智慧轉化為大愛與祝福,以有形之線條,象徵 無形之能量,充斥天地之間,這種「地闊天高」、 色彩豐富繽紛的構圖,開展他九○年代以來最典 型的哲理式抽象藝術主題,一系列重要的作品 《度大限》、《永久花園》、《三昧地》、《生命力》等也因此誕生。

2000至今 《永恆能量》:強調「宇宙的大能量」所指涉的與人類精神生命相關連的宇宙的和諧性,以圓融多變的造型語彙、飽和且強烈的冷暖色彩,呈現生命深邃的存在意義。

2013 十一月得到文化部第十一屆文化藝術獎,以推動現代藝術不餘遺力而獲獎。

2014 成立「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暨辦公室,本人亦落籍高雄市。

2016 授勳「景星勳章」,獲臺灣前總統馬英九表揚他在文化及藝術界長期耕耘與貢獻。

| 個展 |
2019 《禪色 • 向蕭勤致敬》,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高雄,臺灣
2018 《「世界大同 — 蕭勤回家」回顧展》,中華藝術宮,上海
《「禪。藝術 明光 — 向昇華致敬」蕭勤作品展》,慈山寺,香港
2010 《大炁之境 — 向大師致敬系列:蕭勤 75 回顧展》,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
2009 《蕭勤 — 無限 之旅 1955-2008》,米蘭三年展會場,米蘭,義大利
2008 《蕭勤回顧展》,義大利巴爾瑪大學,義大利
2006 《榮源 — 蕭勤七十回顧展 1955-2005》,中國美術舘,北京,中國
2005 《蕭勤 1954-2004 歸源之旅》,廣東美術館,廣東,中國
《蕭勤 1954-2004 歸源之旅》,中山美術舘,廣東,中國
《蕭勤歷程展》,萊卡那迪市立美術舘,萊卡那迪,義大利
《蕭勤歷程展》,阿德利市阿卦韋伐宮,阿德利,義大利
2004 《蕭勤繪畫歷程展 1958-2004》,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1998 《1958-1998 回顧展》,佛羅倫斯橋 (Il Ponte) 畫廊、巴黎迪.梅奧 (Di Meo) 畫廊、德國達姆司特市立美術舘
1995 《蕭勤的歷程: 1953-1994》,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1992 《蕭勤回顧展》,臺中省立美術館,臺中,臺灣
1988 《1959 至 1988 回顧展》,馬爾各尼畫廊,米蘭,義大利
1985 邁西那大學,義大利
瓦特蘭 (Museum Waterland) 美術館,普邁朗,荷蘭
臺北市立美術館(與丁雄泉合展),臺北,臺灣
1979 市立美術館,馬皆拉答,義大利
1978 臺北歷史博物館,臺北,臺灣
1965 馬理堡 (Maribor) 美術館,南斯拉夫
1957 馬達洛美術館,巴塞隆納,西班牙

| 精選聯展 | (擇要列出)
2017 《從中國到臺灣﹕抽象藝術先鋒 1955-1985 》比利時伊克塞爾博物館,比利時
2012 《「非行之行」臺灣抽象藝術》,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07 《第五屆國際版畫雙年展》,當代及 19 世紀美術館,蒙蘇馬諾泰爾梅,義大利
2005 《「似性及異性」展》, M’Ars 當代美術館,莫斯科,俄羅斯
2000 《第七屆威尼斯國際建築展臺灣館》,威尼斯,義大利
1997 《東方畫會四十週年聯展》,臺北,臺灣
1996 《兩個世紀的版畫》,米蘭美術學院 ,米蘭,義大利
1989-1993《國際 Shakti 展》,哥本哈根、奧魯斯,丹麥;迦拉拉代、米蘭,意大利
1990-1995《國際 Shakti 展》,哥本哈根、奧魯斯,丹麥;迦拉拉代、米蘭,意大利
1991,1994《國際 Shakti 展》,哥本哈根、奧魯斯,丹麥;迦拉拉代、米蘭,意大利
1987 《第三十屆米蘭全國雙年展》,米蘭,意大利

| 典藏 |(擇要列出)
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及公共圖書館
義大利羅馬國立現代美術舘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歷史博物館
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
德國克萊佛特朗格家族美術館
美國費城美術館
美國麻省劍橋福格藝術館
上海美術館
西班牙巴賽隆納現代美術舘
丹麥朗特爾斯市立美術舘
瑞士洛桑郡立美術館
英國卡爾地夫國立威爾斯博物館
西班牙維亞法邁司當代美術館
義大利聖吉米尼阿諾現代及當代美術舘
聖馬利諾現代美術舘
德國杜賽道夫 藝術協會

眾多私人收藏

相關展覽

禪色 • 向蕭勤致敬

2019.05.02-2019.11.03

東學西漸:戰後亞洲藝術於歐洲的收藏脈絡


專題研討 講座

龐圖與零派


專題研討 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