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生於 1943 年)直接以光線和空間作 為藝術品創作的素材,讓觀眾沉浸在人類感知的極限與驚奇。他對於光線的迷醉,與其個人內在尋找宇宙萬物間人類的定位有關。特瑞爾的藝術受到貴格會教派的影響,以「對神聖莊嚴直接、嚴肅的表現」為特徵,透過靜謐的沉思、耐性和冥想的簡...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生於 1943 年)直接以光線和空間作 為藝術品創作的素材,讓觀眾沉浸在人類感知的極限與驚奇。他對於光線的迷醉,與其個人內在尋找宇宙萬物間人類的定位有關。特瑞爾的藝術受到貴格會教派的影響,以「對神聖莊嚴直接、嚴肅的表現」為特徵,透過靜謐的沉思、耐性和冥想的簡...
嶋本昭三在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他與吉原治良聯合創辦具體藝術協會(具體派),是公認二戰後最具實驗精神的藝術家之一。「具體」(Gutai)是日本第一個激進藝術運動,在五十年代末期發跡壯大,時間與歐美藝術的不定型藝術運動大致吻合。
具體派最大宗旨為刺激活化日本藝術傳統。在他們眼中,藝術作品不再...
嶋本昭三在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他與吉原治良聯合創辦具體藝術協會(具體派),是公認二戰後最具實驗精神的藝術家之一。「具體」(Gutai)是日本第一個激進藝術運動,在五十年代末期發跡壯大,時間與歐美藝術的不定型藝術運動大致吻合。
具體派最大宗旨為刺激活化日本藝術傳統。在他們眼中,藝術作品不再...
蕭勤 (1935-),國家文藝獎得主,東方畫會創始人,乃少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活躍至今的抽象大師,以東方靜觀精神實踐抽象藝術創作,更致力將中國現代藝術推出海外。透過不斷自省與精神的探索,直觀生命的始源。
蕭勤所創辦並發起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1962-),以「靜觀精神」為旗號,「龐圖」乃義大利語...
蕭勤 (1935-),國家文藝獎得主,東方畫會創始人,乃少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活躍至今的抽象大師,以東方靜觀精神實踐抽象藝術創作,更致力將中國現代藝術推出海外。透過不斷自省與精神的探索,直觀生命的始源。
蕭勤所創辦並發起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 (1962-),以「靜觀精神」為旗號,「龐圖」乃義大利語...
阮義忠四十多年來先後出版《人與土地》等十多本攝影集,以及攝影論著、圖片故事、散文等數十種。曾在世界多國個展,作品為法國巴黎現代美術館、尼普斯攝影博物館,水之堡攝影藝廊,英國維多利亞及亞伯特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台灣美術館、台北美術館等機構典藏。1999年10月將所有未發表過的作品整理成四個...
阮義忠四十多年來先後出版《人與土地》等十多本攝影集,以及攝影論著、圖片故事、散文等數十種。曾在世界多國個展,作品為法國巴黎現代美術館、尼普斯攝影博物館,水之堡攝影藝廊,英國維多利亞及亞伯特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台灣美術館、台北美術館等機構典藏。1999年10月將所有未發表過的作品整理成四個...
林鴻文(1961—)
1982年自國立藝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畢業,1984年獲邀台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雙年展前身),對其創作歷程影響甚鉅。
1986年回到台南,向外延伸對人文社會與環境生態的關懷。90年代幾次重大颱風造成的災難,加上921地震的環境崩毀,使其...
林鴻文(1961—)
1982年自國立藝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畢業,1984年獲邀台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雙年展前身),對其創作歷程影響甚鉅。
1986年回到台南,向外延伸對人文社會與環境生態的關懷。90年代幾次重大颱風造成的災難,加上921地震的環境崩毀,使其...
羅伯特・潘是義大利當代藝術界數一數二知名藝術家。身為藝術家的突破,他將樹脂材料昇華到絕美的境界,技術完美到位,無人能出其右。觀者受他精湛非凡的技藝吸引,羅伯特的平面雕塑中,每一個圓點都是不曾重複的混合色,必須施作一層又一層的樹脂與顏料,密封後再研磨並拋光,鉅細靡遺詮釋不透明和透明區塊間的光線方能完成...
羅伯特・潘是義大利當代藝術界數一數二知名藝術家。身為藝術家的突破,他將樹脂材料昇華到絕美的境界,技術完美到位,無人能出其右。觀者受他精湛非凡的技藝吸引,羅伯特的平面雕塑中,每一個圓點都是不曾重複的混合色,必須施作一層又一層的樹脂與顏料,密封後再研磨並拋光,鉅細靡遺詮釋不透明和透明區塊間的光線方能完成...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於泰國製作藝術電影。
作品中許多參與的演出者都是普通素人而不是專業演員。 利用源自日常情感或事件註釋中的簡單情節,或依循算命師的建議,根據對話中發現的靈感反應對象的生活,以即興方式將他所製作的電影素材放在一起。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錄像不僅是針對特定主題而製作,同時通過小說...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於泰國製作藝術電影。
作品中許多參與的演出者都是普通素人而不是專業演員。 利用源自日常情感或事件註釋中的簡單情節,或依循算命師的建議,根據對話中發現的靈感反應對象的生活,以即興方式將他所製作的電影素材放在一起。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錄像不僅是針對特定主題而製作,同時通過小說...
楊福東,1971年生於北京。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被譽為目前中國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從九十年代末起,楊福東就開始從事影像作品的創作。無論是攝影、電影還是裝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視、交錯的時空體驗形成獨特的文化視覺詮釋。
楊福東憑借其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及錄像裝置作品在全球多...
楊福東,1971年生於北京。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被譽為目前中國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從九十年代末起,楊福東就開始從事影像作品的創作。無論是攝影、電影還是裝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視、交錯的時空體驗形成獨特的文化視覺詮釋。
楊福東憑借其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及錄像裝置作品在全球多...
賴志盛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繃緊的線索,收集水珠的小孔,或是破牆而出的樹木等。其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了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賴志盛關注細節,常在特定空間的不同元素之間創造新關係,直接與觀眾的身體及存在感知相溝通,作品帶有一種輕鬆、富有玩樂意味的極少主義傾向。在199...
賴志盛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繃緊的線索,收集水珠的小孔,或是破牆而出的樹木等。其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了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賴志盛關注細節,常在特定空間的不同元素之間創造新關係,直接與觀眾的身體及存在感知相溝通,作品帶有一種輕鬆、富有玩樂意味的極少主義傾向。在199...
1976年出生於新加坡。
通過戲劇性的樂譜和光效來呈現大量的歷史參照是何子彥(1976年生於新加坡)創作錄像和裝置作品的主要手法。各不相同的錄像作品向人們揭示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歷史的同時,也在指出我們自身並未察覺的未知。何的作品脈絡參考一系列文學、藝術史和音樂的文獻,一種被擴大強化的模糊、戲劇性...
1976年出生於新加坡。
通過戲劇性的樂譜和光效來呈現大量的歷史參照是何子彥(1976年生於新加坡)創作錄像和裝置作品的主要手法。各不相同的錄像作品向人們揭示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歷史的同時,也在指出我們自身並未察覺的未知。何的作品脈絡參考一系列文學、藝術史和音樂的文獻,一種被擴大強化的模糊、戲劇性...
2003年自北藝大美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蘇匯宇持續以錄像、攝影與裝置藝術來探討大眾媒體對於身體、日常生活與意識型態的影響,近期則開始著迷於古籍、老電影、稗官野史或事件的收集彙整,並借用電影工業中的「補拍」(Re-shooting)做為方法進行創作。蘇匯宇認為,透過「補拍」,我們可以為那些來自過去的,...
2003年自北藝大美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蘇匯宇持續以錄像、攝影與裝置藝術來探討大眾媒體對於身體、日常生活與意識型態的影響,近期則開始著迷於古籍、老電影、稗官野史或事件的收集彙整,並借用電影工業中的「補拍」(Re-shooting)做為方法進行創作。蘇匯宇認為,透過「補拍」,我們可以為那些來自過去的,...
鎌田治朗來自日本歷史悠久的金工家族,但他本能地排斥自己的出生並不明白人為什麼要配戴閃閃發亮的東西在身上。有趣的是,這種排斥,成為他理解生命的一種方式,他用他的創作,給予時尚另一種反證。
穿戴時尚的人被觀察與審視,是這個時代的特有負擔,卻也讓人產生消失於注目的矛盾慾望。有人可能更願意選擇離開,進...
鎌田治朗來自日本歷史悠久的金工家族,但他本能地排斥自己的出生並不明白人為什麼要配戴閃閃發亮的東西在身上。有趣的是,這種排斥,成為他理解生命的一種方式,他用他的創作,給予時尚另一種反證。
穿戴時尚的人被觀察與審視,是這個時代的特有負擔,卻也讓人產生消失於注目的矛盾慾望。有人可能更願意選擇離開,進...
生於台灣,臺北。主修雕塑,啟發自對於立體造型的嚮往,於德國六年專注修習當代首飾創作。歐陸的當代首飾藝術奠基於完整的教育系統與產業結構整合,德式嚴謹的環境洗鍊後,表現出深刻務實的專業態度。
謝旻玲透過教育、國際策展、個人創作來了解未知的自己以及我所生活的環境。創辦Mano慢鏝當代首飾概念性的策展...
生於台灣,臺北。主修雕塑,啟發自對於立體造型的嚮往,於德國六年專注修習當代首飾創作。歐陸的當代首飾藝術奠基於完整的教育系統與產業結構整合,德式嚴謹的環境洗鍊後,表現出深刻務實的專業態度。
謝旻玲透過教育、國際策展、個人創作來了解未知的自己以及我所生活的環境。創辦Mano慢鏝當代首飾概念性的策展...
居於香港,為跨領域藝術家,專長概念式、場域為本及體驗式項目。常以光影、聲音、空間和時間等轉瞬即逝及無形的事物創作。光是媒界,也是比喻,觀照每每被隱藏或忽略的事物。
他曾參與多個大型展覽,策展方包括法國龐比度中心Ircam音樂研究所、意大利羅馬現代藝術美術館、米蘭設計周、南澳洲當代藝術中心、日...
居於香港,為跨領域藝術家,專長概念式、場域為本及體驗式項目。常以光影、聲音、空間和時間等轉瞬即逝及無形的事物創作。光是媒界,也是比喻,觀照每每被隱藏或忽略的事物。
他曾參與多個大型展覽,策展方包括法國龐比度中心Ircam音樂研究所、意大利羅馬現代藝術美術館、米蘭設計周、南澳洲當代藝術中心、日...
一直以來,在高雅婷的繪畫主題中,她不斷處理對不同時刻與場景的反覆回望,她在東方山水式的構圖中穿入當代的閱讀方法與身體感知,在描述自然的景色裡點進極為繽紛甚至帶有人工螢光感的色彩,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她的作品呈現出既抽離於現實,但又與當代視覺經驗交疊、如多重視窗般的閱讀質地。對高雅婷而言,談論歷史不一定只...
一直以來,在高雅婷的繪畫主題中,她不斷處理對不同時刻與場景的反覆回望,她在東方山水式的構圖中穿入當代的閱讀方法與身體感知,在描述自然的景色裡點進極為繽紛甚至帶有人工螢光感的色彩,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她的作品呈現出既抽離於現實,但又與當代視覺經驗交疊、如多重視窗般的閱讀質地。對高雅婷而言,談論歷史不一定只...
1985 年生於台北,2007 年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2010 年國立臺灣藝術 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作品以環境藝術創作、雕塑裝置、攝影,關注環境變遷以及社會 議題。
2012 年獲得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年度亞州藝術家全額獎助,並開始在美國、日 本、荷蘭進行駐村創作與展覽。2013...
1985 年生於台北,2007 年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2010 年國立臺灣藝術 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作品以環境藝術創作、雕塑裝置、攝影,關注環境變遷以及社會 議題。
2012 年獲得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年度亞州藝術家全額獎助,並開始在美國、日 本、荷蘭進行駐村創作與展覽。2013...
日目247Visualart負責人
日目247Visualart作品涵蓋平面、空間及數位媒體。團隊執行多國展覽及頒獎典禮主視覺及多媒體影音製作、擅長透過影像敘事。作品曾獲德國Out-Put Award-優選、香港環球設計大獎賽-金獎、休士頓國際影展-金獎、德國if獎、漢堡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日目247Visualart負責人
日目247Visualart作品涵蓋平面、空間及數位媒體。團隊執行多國展覽及頒獎典禮主視覺及多媒體影音製作、擅長透過影像敘事。作品曾獲德國Out-Put Award-優選、香港環球設計大獎賽-金獎、休士頓國際影展-金獎、德國if獎、漢堡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87年出生於重慶雲陽,201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他曾於2008年獲得四川美術學院的 「當代藝術檔案特殊獎」,2015年獲 「三亞藝術季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他兩次入選第18屆和第19屆 「Sesc巴西錄像藝術節」,於2017年入圍「HUGO B...
1987年出生於重慶雲陽,201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他曾於2008年獲得四川美術學院的 「當代藝術檔案特殊獎」,2015年獲 「三亞藝術季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他兩次入選第18屆和第19屆 「Sesc巴西錄像藝術節」,於2017年入圍「HUGO B...
一位剛從英國取得碩士學位後,就以素人之姿投入經營藝術領域,主導晶英國際行館藝術策畫,開業三年內拿下兩座「全球最佳藝術酒店首獎」(World Luxury Hotel Awards -2019 Luxury Art Hotel – Global Winner;MUSE Hotel Awards – 2...
一位剛從英國取得碩士學位後,就以素人之姿投入經營藝術領域,主導晶英國際行館藝術策畫,開業三年內拿下兩座「全球最佳藝術酒店首獎」(World Luxury Hotel Awards -2019 Luxury Art Hotel – Global Winner;MUSE Hotel Awards – 2...